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PPT课件

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PPT课件

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PPT课件

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PPT课件这个PPT共58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眼内异物,鼻腔异物,耳道异物,鼻出血,气管异物,惊厥,扭伤,中暑等,欢迎点击下载。

1.切割伤 常见切割伤:幼儿玩耍小刀、剪刀等锋利物品造成的皮肤断裂、出血。 案例:某幼儿拿着水果刀玩耍,不小心在手指上划了一道口子,伤口处开始渗出血珠。 急救方法: (1)对于较小、较浅的切割伤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也可以先清洁伤口周围,用冷开水冲洗伤口处.特别是将异物冲洗干净,再用双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红药水或紫药水。 (2)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必须先止血,将伤处抬高,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一)小外伤
2.刺伤 常见刺伤:常见于玻璃、竹刺、铁钉、木屑等锐利物刺入皮肤,伤口深而狭窄,容易感染。 案例:某幼儿在自由活动后告诉老师手指疼痛,老师检查发现,该幼儿食指尖有竹刺刺入,伤处周围皮肤又红又肿,按压疼痛。 急救方法: (1)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伤口。 (2)检查伤口是否留有异物,如果有,用消毒针顺着刺的方向将其拔除。 (3)确认伤口无异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伤口周围,伤口涂红药水。
(二)误服毒物 1.常见误服毒物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备药片、药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导致幼儿当作食物误食而中毒。 案例:某个3岁的幼儿在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发现了喇叭花种子,该幼儿很好奇,把喇叭花种子吃了下去,引起中毒。
2.急救方法 (1)催吐。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小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伸入小儿口内刺激其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若是两岁以上的小儿,先给清水饮下,让孩子张大嘴,再用筷子或手 指等物给予小儿咽部机械刺激使其呕吐,可反复让小儿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为清水。 (2)解毒。对于误服强酸强碱等化学液体的患儿,为保护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为洗胃剂,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黏膜。若是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幼儿,在患儿的呼气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 时,立即 送医院急救。 (3)对于吃进毒物时间较长的患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4)急救的同时,要搜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儿口袋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3.预防 (1)家庭和幼儿园对常备药品应加强管理,标签鲜明,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2)给孩子服药要看清楚标签上的姓名、药品名称等。 (3)教育幼儿不随便吃东西。
幼儿在幼儿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老生上幼儿园还整天哭怎么办?
答:(1)跟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升入了解孩子的习惯、性格、爱好。
   (2)老师在幼儿园帮助她找几个好朋友;
   (3)老师每天抽出几个时间段(哪怕是5分钟)陪她。让其建立对教师的安全感。
   (4)认真的观察孩子的喜好,教师可以从孩子的爱好入手。
   (5)建议家长在家里多带孩子看一些上幼儿园孩子的活动场景,让其熟悉、了解幼儿园 生活的意义,慢慢悦纳幼儿园生活。
三、刚入园的幼儿不爱说话,脾气倔老师该怎么和他沟通?
答: (一)在园:
1、用心观察孩子的喜欢什么---跟孩子聊她喜欢的话题
2、帮助他找朋友---多给他几个拥抱---多给她几个眼神交流---多跟她聊几句天---通过不同的途径建立孩子对教师的安全感
(二)要求家长:
1、跟孩子讲有关幼儿园的情景,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建立对幼儿园的安全感;
2、让孩子了解幼儿园是我们成长的象征。长大的宝贝一定会经历幼儿园生活的
3、多引导幼儿回忆在幼儿园里有几个和自己游戏的小朋友。
五、爱咬人的孩子,老师应该怎么办?
答:1、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2、咬人是一种发泄。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或者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
    3、出于好奇的模仿。 对策:明确地告诉宝宝,咬是不好的行为。
    4、口的敏感期延后的表现。对策: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并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
    5、自我意识的表现。 对策:引导幼儿学会使用语言表达        
六、家长不相信老师的话,就相信孩子说的,老师该怎么做?
答:1、沟通太少没有建立起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
2、带班教师一定随时、及时跟家长保持沟通顺畅。
3、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先说孩子的表现,再说出现此表现的原因,最后引导家长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切忌以训斥/埋怨等态度与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
七、孩子回家不愿意展示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老师应该怎样和家长解释?
答:1、引导家长用游戏的方式检验幼儿在园学习的内容。
2、家长把把孩子当做小老师。
3、教师做好学习情况公示。让家长随时知道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
八、孩子在幼儿园犯错误,老师和家长说的时候,家长不但不解释,还特别袒护孩子,老师如何和这样的家长沟通?
答:1、教师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根据不同家长沟通方式有别,(例如:比较袒护孩子的家长需婉转些)
    2、沟通步骤:说孩子出现的现象——说孩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说成人处理的方法。
九、老师如何对待爱说谎的幼儿?
答:一、 无意说谎
1. 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
2. 理解性心理错觉(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像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
3. 自信眩的萌动(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像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
二、 有意说谎
1. 取悦家长,虚夸成绩(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交流情况,一旦发现这类说谎现象,必须家园配合,正确把握对幼儿的期望,及时批评教育,绝不可姑息迁就,任其发展)。
2. 处于联想状态,他把想象的一件事作为现实说出来。
 这类说谎在幼儿中是多见的,如见别人有一件好玩具,便谎说自己家中那件更好;见别人的爸爸是一个警察,也谎说自己的爸爸是个“大警察”,还捉住了很多大坏蛋…
3. 开脱责任,逃避惩罚(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
4. 成人说谎,给孩子做了反面示范。所以成人必须说到做到。
十、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答:多玩集体游戏,在上心灵成长课时多灌输有朋友多重要,及正确指导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并引领家长帮助(切勿在孩子面提)。
十一、孩子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答、孩子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很正常,所以我们课重难点安排要合理,其他的就是老师上课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课堂充满趣味性。
十二、中途家长来幼儿园,幼儿看见家长就要跟着家长回家,老师如何来处理?
 不到放学时间,没有特殊事情是不可以让孩子看到家长的,因为孩子还处在分离焦虑期,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妈妈上班,宝宝上学,一样的道理,放学就可以回家了,并此行为不仅影响自己的孩子很难度过分离焦虑期,还影响到其他孩子!如果个别家长坚持看,要征得当班老师同意,并在孩子都不知道看不见的情况下,例如中午午睡,课间操等。
十三、对于吃饭慢的孩子,老师该怎么办?
在能自己吃的情况下,老师提醒孩子快点,吃饭的时候别玩,多留意,然后可以稍微等一小会,不宜过长时间,然后把饭收了。很小的孩子,需要老师喂。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不能一天改变,在保证孩子正常成长的前提下,逐渐缩短时间。
十四、班里有几个调皮的幼儿,上课老是捣乱,怎么办?     老师一定要震住孩子,观察孩子,寻找方法,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幼儿老师要具备什么孩子,通过一段时间和方法最后一定会按你的路线走的能力。注:震 不是打的意思,坚决不建议老师动手打孩子。
十五、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是一个样子,在家又是一个样子,家长就要求老师管,老师该怎么说?
答:孩子具有两面性,
有的在幼儿园表现非常棒,在家却肆无忌惮。引导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必须讲求原则性。在家的左右秩序可参照幼儿园的常规秩序。
有的孩子在家非常安静,在幼儿园却比较活跃。问题源自家长严肃的教育态度,教师引导家长做孩子的朋友,用朋友式的沟通方式与孩子交谈,孩子会觉得有自我、自尊、自信。
十六、有的孩子喜欢脱鞋怎么办?
答:一、观察孩子,若在无事可做情况下脱鞋,让孩子在任何地方都要做到有事可做。
二、孩子是否是触觉敏感,如拿软刷子触摸孩子孤脚看孩子是否有反抗意识也可以让孩子走在石子路上,自然按摩孩子的脚底,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孩子是否触觉敏感。
三、当你无法阻止孩子脱鞋的异常行为时,你可以做为训练项目来训练孩子,如叫孩子的名子问孩子这是什么--------鞋子,这是谁的鞋子------我的,鞋子穿在什么上面------脚上,脚上穿什么----鞋子,什么时候可以脱鞋---------睡觉脱鞋子。可以利用孩子脱鞋的不好现象强化孩子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孩子逐步理解,鞋子应该穿在脚上,就在睡觉时才能脱掉。在他有脱鞋的迹象的    时候不妨带他四处走走,转移他的注意力。
十七、新入园的幼儿,每次都带零食,如不带,就不来上学怎么办?
答:1、前期带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只有从家里带来了一吃的等等他才觉得安全
  2、对幼儿园环境适应了,熟悉了幼儿园的常规:幼儿园吃东西有固定规定。
  3、若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还带零食的话,就统一交由教师保管,晚上离园统一带走。
十八、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在家特别溺爱,导致幼儿在园哭的时间很长,给家长讲了也不听,怎么做?
答: 溺爱是孩子健康成长中的“无形杀手” 过于溺爱孩子会对他们的自身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会形成自私、任性、性格孤僻、易发脾气、不遵守规则、没有公德、不认真学习。溺爱会造成孩子一点挫折也不能忍受。通过调查发现,在溺爱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走上社会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肯定失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多方面培养孩子,把他们培养成独立自主、团结友爱、性格坚强、心胸宽广、无私奉献的优秀儿童。娇子如杀子,试想如果父母太过于溺爱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什么都不学,有了困难就帮孩子解决,那么长大后,孩子只会吃。父母总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吧,他们老了,难道让孩子去要饭吗?把这些说给家长听。
十九、有的孩子早上来的时候,就是哭闹,但在幼儿园就很好,这样的孩子老师该怎么办?
答:刚来幼儿园哭是正常的过渡期,久了还哭孩子的这种情况是撒娇,跟宝宝正面教育讲完道理还哭不搭理,他自己哭的没趣就不哭了。
二十、孩子不爱吃蔬菜怎么办?
答:◆ 同类替代。如用黄瓜、冬瓜代替丝瓜,用荠菜、菠菜代替菜心。
    ◆ 先茎后叶。
    ◆ 合理烹制。如:荤素合一法
◆ 解决养育方式的问题 ● 父母以身作则。
● 强调蔬菜益处。● 提供多样选择。
◆ 引导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亦可以让幼儿参与种植蔬菜。
二十一、哪些食物幼儿不宜多吃?
答:1.鸡蛋;2.口味较重的调味料;3.生冷海鲜;4.质地坚硬的食物;5.蜂蜜;6.经过加工的食品;7.经过油炸的食物;8.菠菜;9.果冻;10.咸鱼;11.泡泡糖;12.豆类;13.罐头;14.方便面;15.葵花籽;16.可乐饮料;17.动物脂肪;18.橘子;19.烤羊肉串;20.巧克力;21.猪肝;22.洋快餐;23.精食;24.酸性食物。
二十二、孩子厌食办?
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2、固定的开饭时刻;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4、促进孩子的食欲;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7、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8、为吃饭增添趣味性。
二十三、家长问:我的孩子特别爱吃手怎么办?
答:两岁以前吃手不用管他。两岁以后的吃手问题是由于触觉敏感、内心紧张造成的,要进行触觉训练,像游泳、玩土、水、沙子,夏天赤脚在沙地里玩,骑羊角球,做垫上运动,打滚,翻跟头等,多和小朋友接触。不要强化孩子这一行为,不要当孩子谈论这个问题,吃手现象发生时巧妙转移孩子注意力,给孩子一个玩具或请他帮个忙……同时家长绝对不能呵斥孩子,在加强各种运动的同时,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然后慢慢等待孩子的变化。如果非常严重,也可以采用行为疗法,或借助心理医师的帮助。
二十四、家长问:孩子胆子小、爱哭、不敢发言、受欺负也不敢说怎么办?
答:1、多做触觉训练,尤其要多做弹跳训练,如跳大蹦床、在带子里跳、跳绳等。多带孩子出去玩,串门,参加社交活动。 2、不要对孩子进行胆小的暗示,更不要当着孩子与其他人谈论孩子胆小的事情,除非你真心诚意想让孩子胆小下去。3、尊重孩子选择的行为方式。
二十五、家长问:我的孩子动作特别磨蹭怎么办?
答:先看孩子的动作协调性怎么样,动作笨拙的孩子都慢,要训练孩子的动作协调性,如拍球、跳绳、爬行、打球、踢毽子等。再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要训练孩子的大脑平衡能力来提高注意力,如走平衡木、旋转游戏、大滑梯、坐独脚椅等。还要看家长是否在孩子专注做事时经常干扰孩子。除了训练孩子以外,家长还可以用奖励的方法,激励孩子每一点小的进步。
二十六、家长问:我的孩子说话晚,还发音不清,表达能力比较差怎么办?
答:从小哭的少的孩子,声带的训练不够,影响孩子的发音和说话,奶嘴的孔太大,吸吮动作训练不够,口腔肌肉的训练就不足,容易造成孩子说话发音不清,另外吃东西时让孩子咀嚼、啃、咬的训练不足,也会影响孩子嘴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影响语言发展。动作协调差的孩子,大脑思维和语言部协调,说话容易表达不清,甚至口吃。3、4岁以上的孩子要通过训练动作协调性来改善大脑的语言功能,效果神奇。
二十七、家长问:我发现最近孩子会说谎,我们很着急,该怎么办?
答:孩子在九岁以前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的话我们不称其为说谎,因为那时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还不能分清事实与想象。在九岁以后存在说谎,主要原因是1、家长管教过分严厉,不合情理,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只好说谎。那么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正常需要,适当地满足他。2、家长管教方法不一致,孩子为了钻空子,自然学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家长尤其是老年家长要注意方法一致。3、逆反心理。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后都十分生气,有些家长的反应过分强烈,倒使孩子觉得莫名地兴奋,逆反心理会使他们以后重犯,因此家长的态度一定要适度。

幼儿突发事件的处理PPT课件

  • 编号:14032
  • 大小:6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08-09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