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五月随笔12篇

日期:2021-12-1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五月随笔12篇,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五月随笔12篇

第1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月月的“坏习惯”

  “大张老师,我们家月月又乱拿别人的东西了,我真拿她没办法了,这怎么办呀,如果不改掉这个毛病,那可是害了她呀!”一天,一大早就接到了月月妈妈来的“投诉”电话。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月月妈妈反映这个情况了,以前在QQ群里她就经常向我反映月月的书包里会多出一些小玩意,问起月月,月月说是一同坐校车的小朋友送的,当时跟我说过几次,我也问了同校车的孩子,确实是她们玩得好,互相交换的礼物,而且月月在幼儿园从来不乱拿东西,还经常把捡到的东西给老师,所以我也没太在意这些事情。

  这次月月的妈妈又投诉她们家宝贝了,告诉我这次月月拿的是她工厂办公室里同事的橡皮擦,虽然是小东西,但是家长认为不论是什么东西,不是你的都不可以随便拿,而且月月还撒了谎,开始怎么都不承认,后来是在书包里找到了橡皮擦才承认,于是家长就打了月月。家长迫切地希望我们一起帮忙教育月月。我先安抚了家长的情绪,让她先别太激动和着急,让我去了解下情况再看看怎样教育孩子。下午再回她电话。

  接完电话,我的心里也存在了很多疑问?其实平时我们在班上也一直都在教育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捡到东西该怎么办的一些道德教育。而且我也留意了月月的行为,她在幼儿园里捡到任何东西都会马上跑过来给我们,着急地问“老师,你看这是谁的东西呀!”而且我们总是一次次的表扬她拾金不昧,为什么她在家里却恰恰相反呢?

  我仔细想了想对策,心想孩子毕竟是孩子,她们有时候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对与错,而且如果当着很多孩子的面去质问她,这样会伤害她的自尊,也许一个冒失的举动会让孩子从小留下心里的阴影。再三思考下,我想到了一个办法。

  抓住孩子喜欢听我讲故事的特点,我就把工厂丢橡皮擦的事情编成了一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我说:“从前有个小女孩,她每天放学都会到妈妈的工厂办公室等妈妈下班,她总是乖乖的在电脑旁玩游戏。有一天,办公室的阿姨们都出去做事情了,她一个人在办公室玩电脑游戏,突然她看到桌子上有两个橡皮擦,她拿起来一看,呀!多好看的橡皮擦呀,上面有喜洋洋和白雪公主的图案,小姑娘喜欢得不得了,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心里想,哎呀,如果这个能给我该多好呀!上次我让妈妈给买新的橡皮擦,她都没给我买!哼!”不知不觉的她小手就放进了口袋。”“哎呀!”我故意加强了自己的语气。并用着急的口气说:“小朋友们,小姑娘犯了一个大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也默默的观察了下月月的神情,发现她难为情的低下了头,其他小朋都争先恐后的回答:“不行,那不是她的东西!”“快放回去!”……我又接着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小朋友一个个举起了小手,有的说:“那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能拿!”“老师,我会看一下放回去,或者是等大人来了问问可不可以给我用!”“对,对,对。”月月也在那很小声音的附和着。我故意点了她回答,“月月,如果是你发现有个东西不是你的,可是你很喜欢,你会怎么做!”“我会……我会放回去,不乱拿!”月月支支吾吾的回答着,我马上表扬了她,给了她肯定,还让小朋友给了她热烈的掌声。故事完了以后小朋友都说出了和很多不能乱拿别人东西的道理,月月也在那静静的听着……。

  等到中午午睡的时间,我把月月叫到了一边,我问她:“月月,你能告诉我故事里讲的小女孩是谁吗?”她低着头不敢看我。我轻轻地摸着她的头,低下头小声的跟她说:“我相信那个小姑娘一定不会再乱拿别人的东西了,对不对!”月月听了这个使劲的点了点头。后来我又简单的跟她讲了下乱拿别人东西的危害,说的是一个小孩从小喜欢拿别人的东西,然后他的妈妈也从来不说他,后来他长大了养成了一个坏毛病,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拿,后来发展到别人不给他就抢,结果最后他有天看到银行里有很多钱,他也忍不住去抢了,猜猜最后他怎么样了,月月疑惑的看着我。最后他被警察叔叔抓走了。月月听了惊讶的看着我!我又接着对她说:“所以如果妈妈说你,她是在帮助你哟!因为妈妈是很爱月月的,希望月月长大成为一个好孩子!

  我们一起来改掉这个毛病好不好!拉拉勾!”到这时,月月才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下午下班后,我也把今天我处理的方式告诉了月月的妈妈,并告诉她孩子的坏毛病是要制止,但是我们也要从孩子的心理上出发去教育她,虽然她们很小,但是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一直不断的放大她的缺点,反倒她会变得更叛逆和灰心。而且家长平时对她犯错误过激的反应,也会让她害怕讲真话,而用撒谎逃避严格的惩罚。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妨耐心的帮助孩子找找原因,用一些相信她的口气去指出她要改进的地方,孩子比较会信任家长和听从家长,切忌都是用命令与责备的语气去和孩子沟通。同时我也给家长出了一个小点子,如何试探月月的坏习惯有没有改,让家长故意在家里放一些东西,看看月月会不会随便拿,如果她发现了交给妈妈,没有偷偷拿,请家长一定好好的表扬她,并告诉我们,我们在幼儿园也表扬她,从而让她体会到不乱拿别人的东西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从而克制自己的习惯。月月妈妈听了我耐心的讲解,她也认识到了自己不对的地方,答应我会好好改变自己的态度教育孩子。

  一个月过去了,我再也没有接到月月妈妈“投诉”女儿的电话了,相信小月月真的深深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了,在班上我都经常鼓励喜欢犯错的孩子“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哟!”

第2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月亮姑娘做衣裳》是个来源于老教材中的一个故事,它把自然界中月亮阴晴圆缺的现象用故事的形式、及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故事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趣味性,运用儿童生活中的做衣服的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前后有对比,层层递进,产生的幽默性和拟人化使儿童感到快乐。整个故事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启发幼儿去听、看“月亮的变化”并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月亮的秘密。

  第一环节,我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猜测法、排列法开展。一开始我用开放式的提问来引导,如教师提问:“这里有三张月亮姑娘的照片,请你看看,比比。画里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发了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都发现了三张图片的不同,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经验来建构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我给幼儿创设了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环节,我运用了比较法、视听结合法、归纳法。教师先进行设问,为幼儿听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让幼儿有目的的听故事。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结合的积极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让幼儿饶有兴致得观看故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为故事取名这个环节,让教师真实把握幼儿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回答。

  第三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部分,是为了幼儿更深刻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教师运用了图片演示法、讲述法、追问法、提升法,让幼儿再次听故事后,逐一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并进行深层次的追问。从表象到本质,去引发幼儿思考故事的内涵,幼儿在反复的感受、理解、学习、表现中受到启发,并能根据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幼儿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到位的,教师又根据有的回答进行提升,让幼儿从中明白:“世上的万物都是变化着的”,这一科学道理。

第3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周五又到了,几个孩子来问我:“老师,今天评五角星吗?”“好啊,就现在吧!”当听到我的肯定回答时,孩子们兴奋的欢呼道“太好啦,我们又要评五角星啦!”随即几个孩子便开始讨论自己在哪方面有进步。一直以来,在每次的评议活动中,我会先让孩子对自己本周的表现进行自评,然后是同伴间的互评。评议开始了,只见欣欣自信地说:“我觉得自己可以得到五角星,因为我上课积极发言。” 小超说:“我觉得龙龙可以得一个五角星,因为他的画画很棒!”…… 正当我沉醉于这种民主公正的评价方式,惊喜于孩子们的眼睛是这么的敏锐时,“调皮大王”潇潇一改平时骄横的样子,站起来轻声说:“我觉得我今天可以得一个五角星,我今天吃饭没有把饭米粒掉在地上。”还没说完浩浩反驳道:“我觉得他不能得五角星,因为他洗手的时候插队。”轩儿说:“他上课讲话”,“他中午抢我的《红猫蓝兔》书了”……真是一语激起千层浪啊!“虽然想说没掉米饭也是进步,但好象此时孩子们不同意的理由更有力啊,那就评不了吧!”我边如此想着,边看了看潇潇,只见他先是失望的神情一闪而过,很快显露出的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知是用力太猛还是故意的,小椅子发出了难听的嘎吱声。“呀,这个一直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好象前几次也如今天这样遭到同伴的反对,已经几周没评到了,如果再次评不了,下次会不会连站起来说的自信都没有了,长此以往,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同伴的遗弃,会不会索性自暴自弃了呢?唉,这种看似近乎完美的民主公正的评价方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啊,是否需要调整些什么呢?” “预支五角星!”几个字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用商量的口吻与孩子们说:“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今天潇潇和没评到的几个小朋友,我们先每人预发一个五角星,如果下星期表现不错,那么下次评的时候,就能真正得到一个五角星了,但是如果表现令大家不满意的话,那对不起了,连今天预发的这个也得还回来。”“老师,是不是和贷款买房一样,我妈妈说新房子我们可以先住着,但爸爸妈妈必须努力工作赚钱,如果到时候没钱还,我们就没新房子住了!”宇晟一本正经地说。正担心孩子们没理解我的提议呢,被宇晟这番可爱的旁征博引,使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并一致采纳了我的“预支五角星”方案。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潇潇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攻击性行为少了,上课认真了,虽然有时也会控制不了,但我的一个眼神,就能令他有所收敛,当然,在又一个周五评议时,他得到了一个真正是因为表现好而获得的五角星! 《纲要》中的教育评价对孩子发展状况的评价方面提出了“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每个集体中总有几个令我们头疼的孩子,不能把孩子调教成大人想象的“乖”孩子,那就通过一些和谐的教育手段,让他们的控制力有所加强,使孩子的调皮变得有水平,所以对调皮孩子还是要以赏识为主,再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稍稍改变以往评“五角星”的方式,更平等地对待调皮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给一些机会,多给一些关注,多想一些教育的策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同伴对我是友好的,而我应该做一个好孩子”。而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学会用宽容赏识的眼睛观察同伴,也是多么的重要,同时又审视了自己,在活动中更好的发展自己。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4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作为一位小班的教师,幼儿的音乐课是让我最头疼的事了,因为他们往往喜欢听老师唱,而自己开口唱的兴趣并不高。

  我根据了小班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在孩子初步学会歌曲以后,发给孩子每人一张纸,让孩子拿在手里卷起来,模仿歌唱家拿着话筒唱歌的样子。这样孩子们就来劲了,听着琴声一个个大声的唱起来了。唱了几遍之后,又让他们将手里的纸卷成筒状当话筒。拿着“话筒”,孩子们更来劲了。最后我请几个孩子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轮流演唱,他们俨然像个小歌星。这样,孩子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模仿能力。

第5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女儿今年3岁了,是崔岭幼儿园小班的一员。别看孩子还只是个小不点,但她的模仿能力很强。记得有一次晚饭后,女儿拿起了书,有模有样的当起了小老师。“妈妈你是小朋友,我是老师,你要听我的话,放学我会奖励你一个漂亮的红点。”女儿笑咪咪地说。然后女儿又一本正经得拿起书开始对我提问,当我回答得到她的满意时,她又会嘟起小嘴快乐地说:“棒棒棒,你真棒!”接下来,孩子又教我背儿歌、跳舞。看着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同时也很感谢老师对孩子的付出和教导。

  作为同样是幼儿教师的我,深知老师就是孩子的领路人,别看孩子们的年龄小,但他们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强。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我们当好了排头,孩子才能少走弯路,奋发向前。

第6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在所有的词典当中,“孩子”两个字应当是我们心中最柔弱,最挚爱的两个字。他们就像一颗幼苗,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成长空间,而这种空间的形成,则重在生活的每一天。

  师生间的交流是维系孩子健康情感的关键因素,是最为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这种沟通不仅能使孩子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需要。无论是表扬、批评或闲聊,都要做到目光中饱含深情,态度中蕴含希望,神情中充满慈爱和关怀,要内冷外热,保持清醒头脑,不迁就,讲究交流的方法,从而在心理上使幼儿信任你,对你有安全感。交流可以是随时随地的。教师应会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时间。比如:乘凉户外观察的路上、饲养植物的时候等,这种交流的内容可以不说的很深,也不一定是讲道理,只因为有这种交流的习惯、气氛,就会使孩子从中获得一种健康的情感影响。

第7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在活动室里忙着收拾卫生,儿子像是出笼的小鸟,满大院子撒了欢地跑着,与大哥哥欢快地玩耍。

  过了一会儿,从外面气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见我就声音低低地说道,“妈妈我把玩具小轮胎上的小轱辘不小心弄下来了”停了一会儿又说道,“妈妈,园长老师看见了,要我…..跟你说一说。”我一听,这才明白过来,马上领着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个小轱辘掉了下来,旁边几个轮胎凌乱地摆放着,“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气可真够大呀!”我生气地说道。“我不小心磕到小沟里去了,使劲儿一拽就把轱辘碰下来了。”儿子长大了,已经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描述事情了。可是,这毕竟是做错了事呀,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让他意识到。想到这里,就严肃地说到,“你看你没有爱护玩具,破坏了玩具,这个小轮子还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儿子意识到了错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故意问道,儿子骚骚脑袋,哼哼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说出什么来。我接着说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吗?”儿子一听,赶快把他们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情跟他爸爸说了一下,又接着对儿子说道,“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有错就改,并且做错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这个玩具是公共设施,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随意地破坏”儿子点点头,我故意朝他爸爸使个眼色,爸爸说话了“你现在还小,不能修好这个玩具,这样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维修一下,记住做错了事是要负责任的。”直到这时,儿子才如释重负了。

  其实,在儿子的成长中,犯过许多错误,但是,破坏公共设施,这还是第一次,随着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许多磕磕绊绊。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孩子勇敢、诚实、知错能改、拥有良好责任心和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不要因为忙忽略了孩子,让我们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吧!

第8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少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平时的家园栏和家访,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

  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

  1、 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 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第9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偶而经过孩子们的活动室,习惯性地放慢脚步,将目光投向室内,关注起孩子们和老师的活动,此刻那个班的老师正在组织看图讲述集体教学活动。

  说来也巧,就在我窗口边停留的片刻间,黑板上用来张贴图片的磁铁不知何故掉了下来,二、三个孩子迅速跑上去帮老师拣起这枚磁铁,老师边感谢孩子们的帮助边将图片重新贴好。没想到,一张贴好了,旁边一张的图片连同磁铁一起又掉了下来,这下,全班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孩子都涌到前面,抢着拣那一颗磁铁和那一张图片,顷刻间,室内象炸开了锅……

  上述这种现象或类似于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我不知道,老师们对此有没有反思过,图片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一突然生成的“教学环节”到底对教学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活动前,老师有没有关注过,在黑板上呈现图片或其它材料时,该注意些什么?

  在我看来,至少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细节:

  1. 检查图片的大小,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看得清楚;

  2. 考虑图片张贴在黑板的哪个位置最合适,能让每位孩子都能看到;

  3. 张贴图片时,老师不要背对着孩子;

  4. 根据图片的大小,确定使用一枚磁铁或两枚甚至更多的磁铁;

  5. 张贴图片时,要注意图片的平整和平衡,确保图片的美观;

  6. 确定图片出示的先后顺序与张贴位置间的关系,能方便孩子讲述或总结规律;

  7. 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时,要注意自已的站姿和手势,不要挡住孩子的视线;

  8.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何时出现或取下图片;

  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然而当我们要将这句话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时,面对一个个教育细节,有时却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有时则干脆忽略不计,有时则觉得是司空见惯。教学中小小一张图片的呈现,看似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小细节,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细节,关注现场与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将关注的目光放得低一点、再低一点。有时我们的工作成效就来自于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自于那些我们可能认为可有可无的微小细节。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地关注好、落实好,才有可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所以老师应在不断的诊断反省中,学会批判性地解读自身的教育行为,关注细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让我们一起努力,从教学细节入手,共同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吧!

第10篇幼儿园五月随笔

  魏文琦,女,三岁。文琦比其他小朋友晚一周进幼儿园的,作为托班的孩子又是插班生,她不哭不闹,给人的感觉非常懂事,可是当我们正常上课后发现,原来她非常的内向,胆子也很小。每当她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她就会主动让出来,当别的小朋友有攻击行为时,他更是躲避、退缩,从来不会还手或还嘴,也不会告状。上课游戏虽然听的、看的很认真,但不会参与,就连小朋友最喜欢玩的大型玩具也是敬而远之。

  每天早晨小朋友来园都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文琦来园后,跟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看其他小朋友玩。我过去叫她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被她拒绝了,后来我提出跟她一起玩,她才慢慢的跟我进了活动区。上课时,小朋友齐声唱着歌,我发现文琦边唱歌边表演着,于是我对小朋友说:文琦表演的真好!我们请文琦站起来唱歌,好吗?只见她满脸通红,害羞地低着头,说什么也不肯唱歌。我只好请其他小朋友唱,过了一会她又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