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六下数学税率

日期:2021-05-22

这是六下数学税率,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六下数学税率

六下数学税率第1篇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2.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关内容)

  (1)什么是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什么人需要纳税?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税收有什么意义?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在学生理解税收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税收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税收的重要性)

  (4)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5)什么叫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6)什么叫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3.初步了解我国的税收政策。

  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根据国家规定,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了解税收的作用。

六下数学税率第2篇

  税率

  教学内容:

  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305%=1.5(万元)

  四、巩固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

  2、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3、香雅饭店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香雅饭店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渗透环保教育,保护动物)

  4、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六、作业

  第14页第6、7、8题

六下数学税率第3篇

  教材分析

  应纳税额的计算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教材首先说明纳税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1993年我国对税制进行了改革,介绍了主要的几个纳税的种类。接着解释什么叫应纳税额。由于税收的种类较多,税率各不相同,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而是在题目中给出了具体算法。营业税和消费税的计算相对简单一些,所以例题和习题中税收的计算都是这两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比较复杂,这里就不作要求,只要让学生知道这两个税种就可以了。在练习三十二中还把前面学过的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和新学的内容进行混合练习。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纳税“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纳税的意义并不完全了解,对纳税的计算更加陌生,因此教学时应先说明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使学生认识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及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然后再说明纳税的种类和应纳税额,使学生明确什么叫税率。再进行纳税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活动二、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1、教学例5

  出示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5,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5。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2、完成第102页的第4题、第8题。

  在做这题之前,先介绍一些有关税率的常识:由于不同行业的经营效果有差别,又由于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某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会减少这些行业的税率,因此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率会有很大差别。如例5中说到饭店的营业税率是5%,而审稿费的个人所得税率就是3%。

  六、板书:

  纳税

  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