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1-04-17

这是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及反思,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篇

教学目的:

1.阅读选段,了解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尼尔斯的特点。

3.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体会故事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自由交流)

2.出示尼尔斯的图片,导入新课: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如果能骑在鹅背上旅行就更刺激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骑鹅旅行记》的节选部分,看看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简介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重点指导:刨(páo)虫子 潺潺(chán chán)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男孩尼尔斯调皮捣蛋,好捉弄小动物,常惹母亲生气,被小狐仙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他想去找小狐仙讲和,院子里却没有动物愿意帮忙。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的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紧紧抱住鹅的脖子,被雄鹅带上了高空。)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分别介绍了“变成狐仙”“动物控诉”“骑鹅飞行”等情节。

四、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讨论:男孩尼尔斯经历了哪些奇妙的变化?

(1)变成小狐仙。

①男孩发现自己有了什么变化?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②男孩希望变成这个样子吗?

(男孩不希望变成这个样子,他希望这是一场梦、一种幻觉,他希望当他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就可以变成从前的样子。)

(2)动物的控诉。

男孩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一只麻雀看见他叫起来,平日里经常被他欺负的鸡、鹅、猫、牛都开始控诉他的劣行,他完全陷入了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3)骑鹅飞行。

男孩是怎样开始骑鹅旅行的?

(家中的一只雄鹅想跟随大雁一起飞行,他怕雄鹅不见了,父母会伤心,所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雄鹅起飞后,他被带到高空下不来了,为了使自己舒服一点儿和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只能爬到鹅的背上,并且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就这样男孩的骑鹅旅行开始了。)

2.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

3.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不能恶作剧、要爱护动物、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及反思第2篇

《骑鹅旅行记》是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童话,选自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形象叙述了小男孩尼尔斯因调皮被变成小人,接着骑鹅旅行,最后变回原样的过程,故事想象奇特,情节曲折。课文篇幅较长,训练学生概括篇幅较长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依据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

这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人物较多,怎样快速概括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呢?我让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把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遇发生的事情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人物是尼尔斯,尼尔斯依次遇到小神仙、家中的鸡鸭猫等动物、家里的公鹅,然后学生按照方法,把主要人物遇到次要人物发生的事情连起来就是:“小男孩尼尔斯很顽皮,喜欢捉弄小动物,被小精灵变成小人儿,为了逃避动物们的追逐,尼尔斯爬到了家鹅的身上,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骑鹅旅行。”这个方法简单易行,概括文章内容效果明显。

2.教学收获(思得)

  (1)抓住细节,阅读评价 这篇童话故事比较长,但是学生喜欢阅读,阅读中,为了防止学生只注重情节,我提出问题:“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或动物?为什么?”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自己喜欢的章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透过文字,去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物的情感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将学到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运用到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中。随后在阅读交流中,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阅读落到实处,接地气。

(2)变换人称,加强感悟

这篇童话故事采用第三人称,对尼尔斯的所做、所闻、所感进行描写。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感悟尼尔斯的心理变化,教学中我采用变换人称的方法,让学生用“我”替代文中的“尼尔斯”,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然后尝试着去阅读,尝试着走进文本,亲身体验。这样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学生很容易说出尼尔斯的感受。

3.不足之处(思失)

在教学中,阅读了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后,个别学生显得很疲劳,阅读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甚至还有的学生在根据课文内容画简笔画。教学中我没有重视起来,而是制止了学生。实际上学生能将自己喜欢的章节用简笔画表现出来,不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二次开发吗?所以当时我应该大力支持,并把这活动深化。

4.改进措施(思改)

我认为课前作业导学,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精心准备课文导学案,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功的快乐,又能品尝帮助别人的喜悦,让师生在课堂中融为一体,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及反思第3篇

课题 骑鹅旅行记(节选)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猜猜在小说有趣的动物故事中的神奇之处。读读原著。

教学

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的变化。

教学

难点 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尼尔斯历险的经过,以及尼尔斯在历险中世界发生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猜猜在小说有趣的动物故事中神奇之处。读读原著。

教具

准备 课件:名著《骑鹅旅行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5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1、2】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我们学过不少有趣的童话,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长篇作品的节选。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骑鹅旅行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让我们快读读吧!

2. 揭示课题

(板书:6. 骑鹅旅行记)

3、齐读课题。

4、你们从课题里知道了什么?

(主要内容,旅行的同伴,旅行的交通工具)

5、你还想知道什么?

(谁骑着鹅旅行;为什么会骑着鹅旅行;旅行中遇到了什么;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或蕴含什么哲理;他是个怎样的人……)

现在,我们就跟随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走进有趣的历险世界,认识这位小小历险家。

6.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出示课件3】

作家简介

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是瑞典女作家,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从小喜欢听故事,喜欢读书,立志要当一个作家。长大后,她在一个小城当了十年教师。在任教期间,她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她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在以后竟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因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在瑞典,有一项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名字命名的。

以谈话方式导入,从课题介绍小说的作者和地位,揭示课题,从课题中得出相关信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

教学

( 33 )分钟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4】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没完没了:一个接着一个,完全没有终止。

乌合之众:像乌鸦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聚精会神: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5】

学习方法提示:①借助教师提供的原著故事简介

   ②与同学探讨交流

课文写了十四岁的少年尼尔斯受到了惩罚,被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小狐仙。之后受到了鸡鹅,猫,牛群的威胁和攻击,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为了阻止大雄鹅飞走,抱住大雄鹅飞上了天空。

【出示课件6】3.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从文章中找到关键句子,筛选出关键信息)

①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同桌互相交流。

②自由汇报,全班汇总。

【出示课件7】总结:“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

“整群鸡都跑到他身边,站在他周围叫着......你活该!””

“我只想让你知道,咱们俩现在究竟谁厉害。”

由此可以看出,十四岁的少年尼尔斯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般大小的小狐仙。以前他经常欺负和捉弄鸡鹅,猫,牛群等动物们,而后却受到了他们的威胁、憎恶和攻击,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再读课文,感知人物

【出示课件8】1.小组讨论:对比前后变化,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评价要点: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

◎如对比谈:——对牛的情感变化,正是对尼尔斯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的很好诠释。

(1)【出示课件9】尼尔斯非常调皮,要么经常用木鞋打名叫星星的牛,要么把马蜂放进金百合牛的耳朵,要么就捉弄自己的母亲,多次气哭。牛都非常憎恨他。

(2)【出示课件10】男孩想对她们说,过去他对她们不好,现在后悔了,只要告诉他小狐仙再哪里,以后他就再也不捣蛋了。

◎【出示课件11】再如文章的最后部分,当尼尔斯发现大雄鹅要跟着大雁们飞走时,他想到了父母亲发现雄鹅不见了后会很伤心,而勇敢地去阻止雄鹅腾空飞起(语言、行动),都说明他的善良和有爱心,勇敢。

(板书:鸡鹅威胁———————淘气顽皮

与猫决斗———————勇敢羞愧

牛群憎恨——————知错就改

抓住雄鹅————— 善良勇敢)

四、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出示课件12】1.小说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地狱谷的羊群”,发挥想象力,猜猜它们又将讲述怎样的神奇?

(1)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汇报。

(2)全班汇总。

2. 【出示课件13】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就改、勇于舍己,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在今天学习后,你哪些收获?

如:积累了词语:无济于事,没完没了,乌合之众,聚精会神;

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人物特点;

  有了继续阅读的兴趣等等

学习难以理解的成语,掌握并积累词语的方法,逐步形成主动积累和运用词语的习惯。

抓住关键句子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可以感受人物的语言特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抓住关键句子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可以感受人物的语言特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展开想象,猜猜小说中其他故事的神奇之处。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2 )分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小历险家,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认识到做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做到真诚待人,乐于助人。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4】

(1)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2)课下,可以找出原著读一读。

(3)让学生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续写课文,想象后来尼尔斯又经历了哪些危险的历程,他又是怎样克服的?

阅读原著和积累好词好句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学习真诚待人、乐于助人的生活态度,提高语文素养。

6* 骑鹅旅行记

鸡鹅威胁———————淘气顽皮

与猫决斗——--————勇敢羞愧

牛群憎恨—--—————知错就改

抓住雄鹅———---—— 善良勇敢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