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长大以后做什么优秀教学设计

日期:2021-04-14

这是长大以后做什么优秀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长大以后做什么优秀教学设计

长大以后做什么优秀教学设计第1篇

  《长大以后做什么》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也是本册第二次口语交际。

  教材在口语交际内容选择上,特别注重情境性和交互性。本次口语交际以“长大以后做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主题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教学内容的安排,改变了以往独白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长大以后做什么”,在倾听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多向互动中进行交际实践。

  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呈现了四种常见的职业:消防员、医生、教师和厨师。消防员,参加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培养优秀人才;厨师,烹制美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职业,可以提示学生交流的范围,也暗含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产生了不同的职业之意。

  教材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交际要求:一是说清楚——“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说话清楚,注意有理有据,是对口头表达方面的具体要求,也利于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问明白——“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引导学生学习边听边思考,积极参与交流。

  统编教材口语交际在编排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年段目标分层落实到每一次交际活动中。每一次口语交际,既有内容上的具体要求,还有以“小贴士”呈现的明确的交际要求,而且交际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本次口语交际小贴士中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这是在一年级上册“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二年级上册“按顺序说”的目标基础上的延伸。

  第二个要求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这是建立在二年级上册“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的基础上的提高。由此可见,本课的两个要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之前的口语交际目标紧密联系的,是对学生已有的表达、倾听和应对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话题涉及到对职业的了解,这个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和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中均有涉及,学生有一定了解,但了解并不深入。基于这一学情,课前对教材相关内容可以进行复习,还可以设计小调查,让学生了解父母和身边的大人是做什么的。书本知识的复习和生活经验的累积,能为学生开展本次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上,通过同桌互相说、面向大家说和面对镜头说等真实的交际任务,不断转换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际实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视频案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同时为学生提炼语言支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倾听和应对等口语交际能力协同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的愿望向同学说清楚,并简单说明理由。

  2.询问同学长大以后做什么的愿望及理由,认真听同学说话,并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问。

  3.在说和问的过程中,吐字清楚,音量适中,能让同学听清楚,能根据情况做出应对。

  教学重难点:

  说清楚自己的愿望和理由,询问同学的愿望和理由,对感兴趣的内容提问。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引出话题

  (一)对话引发思考

  出示课件: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对话。

  通过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人物对话,引发学生思考。

  (二)图片激活经验

  课件出示书中“消防员、护士、教师、厨师”四幅图片,拓展出示“记者、宇航员、运动员、舞蹈家”四幅图片。

  过渡:我们身边的大人们,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事,为大家服务,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美好!同学们,你们正在慢慢长大,想过吗?长大以后做什么?来!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想一想: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三)学生静思

  播放优美灵动的背景音乐,营造思考氛围,让学生静心思考:“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开课部分由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籍《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人物对话导入,唤起学生记忆,引发学生思考与共鸣,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图片展示,用生活中所见到的大人在做的事,逐步唤醒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了解身边的大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事,为本次口语交际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静思,给予学生认真思考的时间。

  二、真实任务驱动,多种场景实践

  (一)活动一:自由尝试,案例引路,同桌互相说

  过渡:想好了吗?睁开眼睛!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一轮分享——我来说给同桌听!待会儿同桌之间互问互答: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1.同桌交流,自由尝试说想法、说理由。

  2.同桌展示,师生评价,强调说清楚。

  引导倾听:哪一对同桌愿意来分享?同学分享时,请大家仔细听!

  同桌交流展示

  引导评价:他们俩刚刚分享的时候,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

  指名评价

  教师小结:你真会听!他们俩都先说了做什么,再说了为什么,说得很清楚。两个内容之间还用了“因为”,说得很清楚。而且,我发现他们两个人交流的时候,互相看着对方,非常有礼貌!谢谢你们的分享!请坐吧!

  3.案例引路,强调说清楚、问明白。

  过渡:长大以后做什么,每个人的想法不太一样。有的同学想当英语老师,有的同学想当足球运动员,还有的同学想当特警……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时候能够把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有这个想法,说得很清楚,真棒!有两个同学也在聊这个话题,咱们来听一听!

  (1)播放视频案例。

  黄诗雨:夏伟浩,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呀?

  夏伟浩:我嘛,最喜欢吃好吃的,所以我长大以后想开一家餐厅,那样天天都有好吃的啦!

  黄诗雨:你这个想法挺好的!

  夏伟浩:黄思雨,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啊?

  黄诗雨:我想当一名消防员。第一是因为我跑步快。第二是因为我在电视里看到的都是男消防员,没有女消防员,我想当独一无二的女消防员。

  夏伟浩:女消防员?那你跑得过男消防员吗?

  黄诗雨:你可别小瞧我,我可是女生当中跑步最快的一个!

  (2)师生对话,分层指导。

  引导评价:同学们都听得这么认真,你们觉得这两个同学说得怎么样?

  指名评价

  引导评价:他们流畅地说出了想做什么、为什么。这个女生想当消防员,她说了几个理由?

  指名说

  过渡:对呀!她说了两个理由,还用了“第一是因为……第二是因为……”这样的词语,说得特别清楚,值得我们学习!这个男生听到她想当消防员,提了一个问题。谁听到了?

  指名说。

  小结:你听得真仔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

  (板书:问明白)

  4.同桌展示,教师评价,落实说清楚、问明白。

  要求:现在再请一对同桌分享!看他们能不能把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说得更清楚,而且能问明白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课件出示: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什么?)哪一对同桌愿意来挑战?

  同桌交流展示,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互相问一问。

  【设计意图】同桌互相说,让学生尝试围绕话题自由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用现场生成的交际案例,引导学生的交际实践,渗透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说清楚。播放同龄人真实的交际案例,贴近学生生活,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同时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通过师生对话,分层指导学生如何说得更清楚、对感兴趣的内容如何进行提问。

  (二)活动二:班级分享会,面向大家说

  过渡:刚才第一轮分享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轮分享——“我来说给大家听”。要站在台上把自己的愿望分享给全班同学,该怎样表达,谁有好建议?

  1.研讨面向大家说的要求。

  指名说。

  2.小组练说。

  要求:来,咱们现在准备准备吧!怎么准备呢?先在四人小组里轮流说一说,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

  四人小组练说。

  3.营造氛围,面向全班说。

  营造氛围:同学们!“长大以后做什么”分享会即将开始!准备好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请你站上分享台!***个人分享现在开始!大家掌声欢迎!

  (1)第一位分享者上台展示交流。

  引导交流:你的想法太棒啦!我要为你点个赞!大家看得目不转睛,听得那么认真,一定有问题想问你,来,咱们来听一听吧!

  请台下学生与台上的分享者互动提问。

  评价:他第一个面向全班交流,大方、自信、说得清楚,而且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回应得这么好,真了不起!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营造氛围:还有一个机会,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请你站上分享台!***个人分享现在开始!大家掌声欢迎!

  (2)第二位分享者上台展示交流。

  请台下学生与台上的第二位分享者互动提问。

  评价:你的演讲太精彩啦!了不起!还对大家的提问清楚地回应,咱们为他鼓鼓掌!

  (3)小结:刚才展示交流的同学把自己的愿望和理由说得很清楚,听的同学非常认真,并且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了问题。

  【设计意图】面向大家说,意在转换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学生在小组练说的基础上,自信地站上个人分享台,自由地表达,灵活地应对。

  (三)活动三:现场采访,面对镜头说

  过渡:班级分享会非常成功!仅仅在全班分享,我觉得还不够,我有个建议,咱们来录制一部《长大以后做什么》专题片,发到咱们的家长群、校园网上,就可以和更多的人分享啦!你们愿意吗?

  1.研讨面对镜头说的要求。

  录制专题片,我们将进行现场采访。回忆一下,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面对镜头,该怎么做、怎么说呀?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互动研讨,明确对镜头说的要求。

  2.营造氛围,教师示范采访。

  营造氛围:采访就要开始啦!摄像机准备就位!你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上镜哦!我先在镜头里瞧一瞧,你们的头发理好了吗?衣角整理好了吗?红领巾戴好了吗?最美的微笑露出来了吗?好!《长大以后做什么》专题片录制现在开始!

  3.挑选一名学生做小记者,现场采访。

  过渡:下面,我将话筒交给一名小记者,谁能像老师刚才这样进行现场采访?

  指名学生当小记者,对同学进行现场采访。

  4.欣赏专题片。

  你们想不想先睹为快,欣赏一下刚才录制的专题片?欣赏专题片的时候,老师有个要求,保持安静。

  现场回放《长大以后做什么》专题片。

  【设计意图】面对镜头说,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进一步升级,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示范采访,让学生迅速适应新的交际场景和交际对象。小记者现场采访,让学生充分锻炼并全面展示口语交际能力。专题片回放,让学生欣赏自己的口语交际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三、课堂总结,延续话题

  总结:同学们,长大以后做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每个人的愿望都是那么美好。在长大的过程中,你们还有时间不断去思考,有的同学也许还会有新的想法……你的一个愿望,我的一个愿望,你的一个梦想,我的一个梦想,汇聚成我们美好的未来!祝愿你们愿望都能实现,梦想都能成真!

  【设计意图】肯定学生现在的想法,同时鼓励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让本次口语交际话题不止于此时,不拘于此地,而是延伸到课后,延伸到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板书设计:

  长大以后做什么

  说清楚

  做什么为什么

  问明白

长大以后做什么优秀教学设计第2篇

各位老师,全国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近日在甘肃兰州举行。

现将全国各省市参赛选手简介、教案及课文陆续发在这里,供大家学习。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教学设计《长大以后做什么》

喻静蕾(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

《长大以后做什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也是本册第二次口语交际。

统编教材口语交际在编排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年段目标分层落实到每一次交际活动中。每一次口语交际,既有内容上的具体要求,还有以“小贴士”呈现的明确的交际目标,而且交际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本次口语交际第一个目标是“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这是在一年级上册“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二年级上册“按顺序说”的目标基础上的延伸。本次口语交际第二个目标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这是建立在二年级上册“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的基础上的提高。由此可见,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之前的口语交际目标紧密联系的,是对学生已有的表达、倾听和应对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统编教材口语交际在内容选择上,特别注重情境性和交互性。本次口语交际以“长大以后做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主题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感兴趣的内容多提问。教学内容这样安排,改变了以往独白式的交流方式,学生在小组中互动交际,在倾听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实现了口语交际课的双向多向互动。

需要说明的是,“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个话题,编排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对于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刚刚才一个月的学生来说,进度上的提前必然给学生造成一些困难。本次口语交际话题涉及到大人们做的事情,这个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和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中均有涉及,学生有一定了解,但了解并不深入。基于这一学情,课前设计了小调查,让学生了解父母和身边的大人是做什么的?书本知识的复习和生活经验的累积,为学生开展本次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上,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面向全班展示和现场采访等真实的交际任务,不断转换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际实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视频案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同时为学生提炼语言支架,促进学生的倾听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协同发展。

▸能把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说清楚,简单说明理由。

▸能认真倾听,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

▸能认真倾听,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

(教学重难点为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问明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学生准备:

▸ 学习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此内容在本次口语交际前一个单元),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

▸ 课前进行“大人们在做什么”小调查,完成调查表。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翻页笔、手持话筒、立式话筒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多媒体教学环境

(一)联系生活,引出交际话题

1.人物对话,引发思考

通过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人物对话,引发学生思考。

2.课前调查反馈,了解大人们在做什么

师生谈话,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3.图片拓展,进一步了解大人们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书中四幅图片和生活中其他职业图片。

小结过渡:我们身边的大人们,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事,为我们大家服务,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美好!同学们,你们正在慢慢长大,想过吗?长大以后做什么?来!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想一想: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开课部分由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籍《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人物对话导入,唤起学生记忆,引发学生思考与共鸣,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前小调查交流反馈、多样图片展示,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大人拓展到生活中所见到的大人在做的事,逐步唤醒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了解身边的大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事,为本次口语交际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尝试交流,渗透交际要点

1.学生静思

2.同桌交流,尝试说想法、说理由

3.同桌交流展示,学生互评

小结过渡:长大以后做什么,每个人的想法不太一样。有的同学想做宇航员,有的同学想做医生……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对未来的美好的愿望。我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想听听武汉的同学怎么说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静思,给予学生认真思考的时间。同桌交流,让学生尝试围绕话题自由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同桌交流展示,学生互动评价,用现场生成的交际案例,引导学生的交际实践,渗透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

(三)案例引路,强化交际要点

1.播放武汉学生视频案例

2.以案例为媒,互动交流,分层指导

(1)师生对话,用案例引发学生发散思维

(2)学生评价,相机提炼语言支架

3.再次思考,小组交流,说清楚、问明白

4.营造氛围,面向全班展示,互动评价、提问

【设计意图】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表达长大以后做什么和为什么并不难,但要结合自身特点去思考并说清楚却非易事。播放同龄人真实的交际案例,贴近学生生活,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散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学生互动评价,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学习思考和表达。在个人二次思考、小组分享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展示,这样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的变化,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进一步强化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

(四)任务驱动, 锻炼交际能力

1.明确任务,激发表达欲望

任务描述:来兰州之前,我的学生跟我提了一个小要求,让我把兰州小朋友的愿望一定要带回武汉,和他们一起分享!这样,我们现场录制一个专题片,把你们的愿望带回武汉,好不好?

2.营造氛围,教师示范采访

3.挑选一名学生做小记者,现场采访

4.欣赏专题片

【设计意图】录制专题片的任务,让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示范采访,让学生迅速适应新的交际场景和交际对象。小记者现场采访,让学生充分锻炼并全面展示口语交际能力。专题片回放,让学生欣赏自己的口语交际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五)课堂总结,延续交际话题

总结:同学们,长大以后做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每个人的愿望都是那么美好。在长大的过程中,你们还有时间不断去思考,有的同学也许还会有新的想法……你的一个愿望,我的一个愿望,你的一个梦想,我的一个梦想,汇聚成我们美好的未来!祝愿你们都能愿望实现,梦想成真!

【设计意图】肯定学生现在的想法,同时鼓励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让本次口语交际话题不止于此时,不拘于此地,而是延伸到课后,延伸到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长大以后做什么优秀教学设计第3篇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学习问答式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里的朋友长大以后做什么.

  (二)结合白板教学,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关注点:教师以听、看、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主要角色长大后的梦想。】

  1、倾听、猜测,理解故事第一情节。

  (1)他们看见了谁?如果你是蒲公英,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2)那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学习词语:“威武、善良”),学说问答式对话。

  (3)蒲公英的梦想会实现吗?我们一起听听男孩女孩是怎么说的?

  2、猜测、讲述,理解故事第二个情节。

  (1)男孩女孩会对小鱼说什么?谁来学一学?

  (2)猜一猜小鱼的梦想是什么?幼儿学说问答式对话

  (3)如果你是男孩女孩,听到小鱼的梦想,你会说些什么?

  师小结:原野和小河都太小了,蒲公英和小鱼的梦想都没能实现,但最终它们的梦想能不能实现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想象、讲述,理解故事第三情节。

  (1)他们又看见了谁?会怎么问?蜡笔又会怎样回答呢?(引导幼儿与同伴互动讲述。)

  (2)蜡笔为什么想长成一棵蜡笔树?

  (3)绿蜡笔可以涂出什么?为什么要涂出一片绿色的草原,它想送给谁?

  (4)蓝蜡笔可以涂出什么?为什么?

  教师小结:蜡笔想长成一棵蜡笔树,原来是想帮助好朋友实现长大后的梦想.

  4、游戏互动,回忆故事。

  连线游戏,引导幼儿巩固故事中的问答式对话。

  5、完整倾听故事,感受故事奇特的构思。

  (三)迁移内容,结束活动。

  【关注点:幼儿能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梦想。】

  1、引导幼儿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说出男孩、女孩的梦想。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愿望。

  师:小朋友们,你是不是也有许多奇妙的梦想呀?那就大声的、勇敢的告诉大家吧!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