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日期:2021-05-13

这是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是优秀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⒈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认识11个生字。

⒉通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

⒊写好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养成写前先观察、保持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习惯。

⒋正确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感受梅花的精神。

⒌阅读《企鹅寄冰》,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正确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感受梅花的精神。

教学难点

阅读《企鹅寄冰》,感受阅读的乐趣。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⒈出示8个词语:

手套 帽子 登山鞋 运动裤

地图 水壶 帐 篷 指南针

⒉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⒊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⒋出示11个生字,学生认读。

⒌师:这8个词语都是到户外观察大自然时,可能需要的用品。第一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活动准备的着装,第二行4个词语是为户外观察准备的用具。

⒍联系生活提问:去户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为什么准备这些?

⒎拓展:选词语说句子。

  二、字词句运用。

  ⒈出示第一题:体会每组加点词的字不同意思。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⑴认读,读准确。

  ⑵小组内演一演。

⑶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⑷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⑸拓展:

①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冲过来 跑过来 奔过来 走过来

 滴下来 打下来 落下来 飘下来

②看老师做动作,选合适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摘)苹果 (拿)苹果 (举)苹果 (捧)苹果

 (掰)玉米 (扛)玉米 (抬)玉米 (抱)玉米

⒉出示第二题:读一读,练习说句子。

  ⑴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⑵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一句话。

⑶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例举:

①放学了,有时候爸爸接我,有时候妈妈接我。

②写完作业以后,我有时候画画,有时候看书。

③天上的月亮有时候圆圆的,有时候弯弯的。

④我在学校上学,妈妈在银行上班,爸爸在公司上班,爷爷、奶奶在家里。

⑤小鸟在鸟巢里睡觉,在枝头唱歌,在空中飞翔,在草地上找虫子吃。

⑥我在教室里写字,在图书馆里看书,在操场上踢足球,在游泳池里游泳。

  三、书写提示

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⒉读一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强调要点: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写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⒊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示学生“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⒋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⒌全班展评。

四、作业布置

⒈练习用“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说句子。

⒉练习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⒈出示“梅花”图。

引导学生说说对梅花的了解。

⒉板书课题,齐读。

⒊简介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⒈教师范读古诗。

  ⒉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⒊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⒋理解大意:

⑴字义: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⑵大意: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淡淡的香气飘来。

  ⒌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⒍背诵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⒈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⒉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⒊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⒋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⒌诵读。

⒍《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四、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

  

  

  

  

  

  

    第三课时

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⒈出示企鹅图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同学们看是谁?

⒉揭示课题,板书。

⑴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企鹅的故事。《企鹅寄冰》

⑵书写课题,齐读。

⒊质疑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1)企鹅给谁寄冰?(2)为什么寄冰?(3)文中有几个人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确,读通顺。

⒉交流质疑课题中的问题。板书:狮子大王、河马、企鹅

⒊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课文借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了非洲炎热、南极寒冷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三、指导朗读,感受乐趣

⒈指名分节朗读,读后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比如,“南极在哪儿?非洲在哪儿”“狮子为什么让企鹅给它寄冰?”“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学生自由讨论,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明白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⒉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句子读一读。

⑴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

指导读:注意“啊”的位置,读轻声“a”,变调为“ya”。

⑵他说:“啊,狮子大王想一块冰,太容易了,我这里可是冰天雪地啊。”

指导读:注意“啊”的位置,第一个读为“ā”,表示惊奇的语气。第二个“啊”变调为“ya”.

⑶狮子大王的信上写着:“我请你寄块冰,你为什么寄来一袋水?”

先指名读,在分析指导读:这句话是谁说的(狮子大王)。狮子大王权力最大,他说话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可是他要的是冰,可收到的是水他会很生气,水能读出他生气的语气。再指名读。

⑷“这明明是冰,怎么说是水呢?”

师:“呢 ”这个字用在句尾,没有实在意义,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气,这样的词叫语气助词。

⒊通读全文。

⒋师总结。

四、作业布置

⒈熟练朗读《企鹅寄冰》这个故事,也可以给家长讲一讲这个故事

⒉从“啊、呢 ”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五、板书设计

企鹅寄冰

狮子大王 河马 企鹅

冰遇热变水

水遇冷变冰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第2篇

  教学要求:

  L、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

  3、口语交际训练。

  4、培养仔细观察,在生活中学知识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读读小伙伴说的话。

  二、探索“减一减”识字法。

  1、出示第一组字。

  jiāo zhī lóng

  郊——交(立交桥)枝——支(一支歌)笼——龙(龙灯)

  2、读一读,辨一群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名说一说。

  (前一个字去掉一部分就是后一个字,字的读音差不多。)

  4、归纳。我们把这种识字方法叫“减一减”。

  5、用同样的方法5!导学生学习第H组中的生字。

  三、学习“我会认’”。

  1、指名学生读一读,正音。

  2、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四、学习“我会写”。

  1、读读这组字,发现有什么规律?(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

  2、你还认识哪些有相同地方的字,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会读”。

  1、教师领读。

  2、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3、自由选词说句子。

  如:奇形怪状一一爸从北京回来时,给我带回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子。

  二、学习“读读背背”。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的动物:蓝鲸。(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的鸟:天鹅(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