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虎门销烟》课题教案

日期:2022-06-14

这是《虎门销烟》课题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语文基础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上课伊始,王亚丽老师便话费大量时间让孩子们展示写好的要提醒的生字,还重点提醒了字音、字形等。还通过句子比较叠词的作用,如“男女老少”,强调了人多等。由于课前,王亚丽老师已经布置下去了预习导航,孩子们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也更加轻松了。在教学中,这的确很值得借鉴。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可以发现,王亚丽老师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在课堂教学,王亚丽老师及时补充资料,为孩子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补充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相关历史知识,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吃透文章的内容,还是情感的升华与洗礼,是爱国主义的迸发!本人觉得这一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十分重要,就像冬日里的阳光一般被渴望着。

  ,王亚丽老师的语文课,已不是平常的教课文,而是将写作技能相融合的知识技能课,对孩子们来说,处处是锻炼,也处处是收获。课上,设计了几个巧妙的说话练习,比如由分析第二小节的环境描写的好处,让学生练说“去秋游喽??????”,学生一下子就能掌握以景写情、境由心生的方法和妙处。再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指导学生根据时间、地点、主要人物、重大意义这几个方面来概括历史事件,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王亚丽老师可谓在教学时结合文本时时处处渗透着写作知识。

  ,王亚丽老师的课,处处都重视孩子,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