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班会教案

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教案

日期:2022-04-09

这是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教案,是优秀的班会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教案

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教案第 1 篇

为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争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共建者、共享者,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2021年5月,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2020级学生组织召开了“文明上网,共筑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

各班班委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以课件讲解、视频观看、典型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宣讲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科普网络防骗知识、剖析网络谣言案例,引导同学们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今天,学会甄别信息,多一些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少一点冲动偏激和轻信盲从,共同守护风清气朗的网络世界。

通过主题班会的教育学习,同学们受益匪浅。赵忠睿同学说:“我们享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也应承担维护网络文明的使命,才能让网络更好地发挥出高效、真实、文明的服务属性。”李凝同学表示:“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成长家园,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担负起青春责任,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成为真实便捷的信息库、交流互助的朋友圈、文明理性声音的发声地。”

此次主题班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响应文明上网倡议,拒绝网络谣言、抵制网络暴力、守护精神家园,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教案第 2 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会议精神,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争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共建者、共享者,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2021年4月12日至27日,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组织召开了“文明上网 共筑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

活动伊始,主持人提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文明上网 共筑清朗网络空间”年级会,列举了最近网上出现的不文明用语等实例。并邀请同学们积极发言讨论自己身边熟知的案例,

其次,主持人从树立法律意识,坚持依法上网;树立文明意识,坚持文明上网;树立安全意识,坚持安全上网;立自律意识,坚持理性上网四个方面向我们倡议依法上网,文明上网,携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最后,辅导员老师总结发言,并组织同学们在“清朗网络·柚子力量”倡议书签名,引导广大同学牢记责任使命,积极参与网络治理,争做网络文明志愿者,增强大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不断提升我校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

本次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部分提出的“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的发展规划,而且明白了要争做“中国好网民”。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 、健康成长,营造齐力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不受侵害。唯有如此,方能筑起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营造文明、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教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让学生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2、掌握网络存在哪些信息安全威胁,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应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信息。

  3、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解威胁信息的常见因素。

  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教学难点:

  1、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识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造成的严重后果。

  播放计算机病毒、黑客进行破坏、犯罪的相关新闻视频资料。

  使得学生认识道病毒的破坏作用,意识到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2、引出课题《信息安全》

  师生共同讨论并解释课题:(信息安全:指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等得以保证);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指点:

  通过刚才的演示,大家想想下面几个问题:

  当你打开电脑,忽然发现,存储的文件丢失了,或系统突然崩溃了,你知道计算机中发生了什么吗?

  当你看到垃圾邮件充塞了电子信箱或在你打开某一封邮件时,防病毒软件提示计算机已感染病毒,这时应做什么?

  某天,朋友在他的机器上看到你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夹,这说明了什么?

  某天,朋友告诉你,他知道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信吗?

  你在网络上收到信息,说只要你邮寄多少钱到某一账户,就可得到大奖,你如何看待?

  某天,当你用QQ聊天时,某个陌生人给你发来一个网址,你会打开吗?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对于这里的所有信息,所有的“网中人”,你都会相信吗?

  网上的“泄密门”你知道有几个?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能说说这些秘密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吗?

  结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日常应用,讨论后,学生对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网络共享、计算机犯罪有了初步认识。每一个学生都强化了一种意识,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到的我们每个人。

  4、掌握威胁信息安全的“最大元凶”计算机病毒(小组讨论方式)

  (1)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特性:具有潜伏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

  (3)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网络和磁盘进行传播。

  5、做好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教师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进行归纳:

  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定期对其升级,对系统全面查杀病毒;

  对计算机系统打补丁,对重要数据不定期的进行备份;

  不登陆不健康的网站,不接收来路不明的网址,不要从网上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程序和数据资料;

  不制造、使用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软件;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的事。

  6、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6人,对于以上的学习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谈谈对于自己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行为。

  7、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网络存在的信息安全的威胁的几种类型,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正确的使用网络给我们提供的便利的同时,时刻注意信息安全的重要。

  8、课后作业:

  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查询安全上网的方法。

清朗网络空间主题班会教案第 4 篇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要在网络上轻易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网友。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收集因在网中把秘密告诉网友而受到伤害的案例。

  2、老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调查:哪些同学在家上网聊过天?

  2、师讲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发布新新。网络技术好的人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别人的许多看似隐蔽的信息。同时,只要你上网,你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别人获取。有些人就利用网络获取别人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要挟他人。

  二、分享事例,受到启发

  1、分享故事一:亲信网友被敲诈

  (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

  (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小学上网的时候,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

  (4)全班交流。

  2、分享故事二:工作无着落 网上骗钱财

  (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

  (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

  (4)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强化意识

  1、学生思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你还知道类似案例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师播放视频《轻信网友,女童被拐骗》,学生直观感知。

  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1、安全提示:

  (1)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确切信息。

  (2)不要轻易相信网友提供的信息。

  (3)如果受到网友要挟、敲诈,必须及时告诉父母、老师或向公安机关求助。

  2、展示安全上网宣传语,学生谈认识。

  (1)网络连接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2)高高兴兴上网,快快乐乐冲浪。

  (3)网上有骗子,小心不上当。

  (4)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使人走向无底深渊。

  (5)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就会没戏。远离网络游戏,演好人生这场戏。

  3、教师总结:

  警惕网络陷阱,注意自身安全。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