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做汤团》

日期:2022-06-1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做汤团》,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做汤团》

1、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做汤团》

  教养笔记:做汤团

  今天下午的泥工活动,我组织孩子们玩橡皮泥。彤彤说:“老师,我想包饺子,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我坐在她身边开始教她。这时,坐在彤彤旁边的杨杨小声地说:“老师,我想做汤团?”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杨杨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兴趣都不大,有时老师叫他,他光看着你就是不吭声,好长时间我都已经忽略了他。想到这,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一下,我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他听了很高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很快地搓了起来。

  不一会,他就跟着我的操作搓好了一个长条,然后掰下一小粒搓圆成了汤团,虽然不是很圆,但也有些像模像样了,就这样他一直搓了好几个汤团,然后指着三个大小不同的汤团对我说: “老师,你看,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宝宝。”我问他:“为什么你这样分呢?”他指着它们说:“爸爸最大,宝宝最小。”他说得多好呀,竟然把我讲过的数学活动中的比较大小搬过来了。我赞叹的说:“杨杨,今天你真棒。”说完,我把三个汤团举起来让小朋友看,一一介绍它们的名字,并告诉小朋友们这是杨杨做的。不知哪个小朋友喊了一声:“老师我也想做汤团。”“我也想做,我也想做。”小朋友们都跟着叫了起来。我趁机说:“让杨杨来教你们做,好不好?”小朋友们都说:“好。” 可杨杨却胆怯地看着我不说话。我鼓励他说:“杨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们都等着呢!”终于他点了点头。接着他就开始认真地教起小朋友了。看到小朋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他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我也由衷得为他感到高兴。

  我想杨杨之所以有今天的表现,是因为我坐在了他的身边,让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其实,他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但又不爱表达的孩子,他很想接近老师,但又不敢,平常是我们对他关注得太少了。那些性格活泼、爱说爱笑的孩子总是围绕在老师的身边,受到老师的宠爱,但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孩子何尝不想接近老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呢?

  通过这次泥工活动,使我意识到幼儿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性格和爱好,他们渴望得到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接近象杨杨那样内向的孩子,尽管他们是如此的不起眼,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展示他们的闪光点,我想,他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2、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做汤团》

  教养笔记:做汤团

  今天下午的泥工活动,我组织孩子们玩橡皮泥。彤彤说:“老师,我想包饺子,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我坐在她身边开始教她。这时,坐在彤彤旁边的杨杨小声地说:“老师,我想做汤团?”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杨杨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兴趣都不大,有时老师叫他,他光看着你就是不吭声,好长时间我都已经忽略了他。想到这,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一下,我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他听了很高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很快地搓了起来。

  不一会,他就跟着我的操作搓好了一个长条,然后掰下一小粒搓圆成了汤团,虽然不是很圆,但也有些像模像样了,就这样他一直搓了好几个汤团,然后指着三个大小不同的汤团对我说: “老师,你看,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宝宝。”我问他:“为什么你这样分呢?”他指着它们说:“爸爸最大,宝宝最小。”他说得多好呀,竟然把我讲过的数学活动中的比较大小搬过来了。我赞叹的说:“杨杨,今天你真棒。”说完,我把三个汤团举起来让小朋友看,一一介绍它们的名字,并告诉小朋友们这是杨杨做的。不知哪个小朋友喊了一声:“老师我也想做汤团。”“我也想做,我也想做。”小朋友们都跟着叫了起来。我趁机说:“让杨杨来教你们做,好不好?”小朋友们都说:“好。” 可杨杨却胆怯地看着我不说话。我鼓励他说:“杨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们都等着呢!”终于他点了点头。接着他就开始认真地教起小朋友了。看到小朋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他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我也由衷得为他感到高兴。

  我想杨杨之所以有今天的表现,是因为我坐在了他的身边,让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其实,他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但又不爱表达的孩子,他很想接近老师,但又不敢,平常是我们对他关注得太少了。那些性格活泼、爱说爱笑的孩子总是围绕在老师的身边,受到老师的宠爱,但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孩子何尝不想接近老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呢?

  通过这次泥工活动,使我意识到幼儿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性格和爱好,他们渴望得到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接近象杨杨那样内向的孩子,尽管他们是如此的不起眼,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展示他们的闪光点,我想,他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3、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我也做回孩子》

  教育笔记:我也做回孩子

  今天午休前,孩子们看了一会动画片《大耳朵图图》,要准备睡觉了,我关上了电视。可孩子们都很兴奋,一个劲的谈论不休,“图图肯定被幼儿园的老师给录取了……”,“我也吃过图图吃的那种冰激凌……”我说:“准备睡觉了!”孩子们还是没什么反应,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安静、安静!”孩子们仍然各说各的。我想,他们这么兴奋,一时半会肯定也睡不着,要不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小朋友,你们是不是都很喜欢图图啊?”小朋友一听,都静了下来?“咦?老师要干什么啊?”看到小朋友的目光都投了过来,我说:“老师也很喜欢图图,他天真、可爱,很讨人喜欢。”小朋友开始窃窃私语“原来老师也喜欢图图啊!……”“喜欢图图的小朋友请举手?”哗哗,教室里基本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他们很高兴自己跟老师都喜欢同一个孩子。“那么,小朋友,从今天的节目里边,你们跟图图学到了什么呢?”小朋友们都一个个的举起了小手……

  待我们讨论完毕,我说:“图图累了,也要睡了,我们准备一下去小便,然后上床,看哪些小朋友能第一睡着?”听罢,孩子们都听话的走出教室。就这样,今天中午,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通过这件小事,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机,我们要想办法,读懂孩子的心。因势利导,随机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教育笔记: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在课堂上,总能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部分幼儿踊跃地举手发言;一部分幼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很希望老师提问却不举手;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教学之余,我经常想:同样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语言表达能力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勇敢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充分指导、肯定他们的发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集体中发言的畏惧心理。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大二班两个老师设计不同的游戏与活动引导其他不怎么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的表现能力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努力抓住每一个随机教育或与孩子谈心的机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其他的小伙伴也一样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有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只有一位小朋友仍像是躲在一个的自己小空间里,他就是卢妍希。希希很少说话,可以一天不跟老师交流,也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老师向他询问一些事,他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回答教师的问题。希希与人交往的能力很让我担心!于是,我们找到了家长,向他们询问了希希在家的日常表现。希希妈妈说,希希在家很乖,很听话。我们建议希希妈妈在家也创造一些锻炼希希社交能力的机会:如外出时与孩子比赛谁最有礼貌,主动向他人问好;比赛谁最勇敢能自己去问售货员买一些东西等等。但还没说完,妈妈就说:“他哪敢呀?他从来不都与陌生人说话的!”听了家长的话,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正因为家长过度的爱护与帮忙,孩子完全没有了自主意识:——少了家人的提醒,孩子就不知如何独立去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陌生的问题!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将变成怎么样?他该如何面对学业的难题?如何掌握生活的技能?他会与人交往吗?这些难道是家长们期望看到的吗?孩子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吗?还是一直以来孩子的心声已由父母家人的过度爱护所“代言”?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发言权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5、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妈妈,我要做飞机》

教育笔记:妈妈,我要做飞机

  昨天,我去杰杰家家访,还没有进大门,就听见杰杰哇哇大哭的声音,还伴随着他妈妈的责骂声。

  我一跨进房门,杰杰见我进来,哭着扑到我的怀里,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他妈妈见是我,马上换了笑脸,对我说:“苏老师,您看这孩子,就知道在家里折腾,弄得满地都是纸。”这时孩子在我的安慰下已经停止了哭泣。我轻声的问他:“小杰,你撕那么多的纸要干什么呢?能告诉老师吗?”杰杰抬起满是泪痕的小脸,说:“今天上午,妈妈带我去赶集,我很喜欢那个玩具飞机,可是爸爸生病了要花很多的钱,我不想让妈妈花钱。可我很喜欢那架飞机,我想自己做一架玩。”说到这儿,他挣脱了我的怀抱,拾起地上那架还未成形的飞机,递给我看。这时,他的妈妈已经是满眼泪水,因为自己的误解,更因为孩子的懂事。我接过纸飞机,对小杰说:“你做的可真精致,让老师和妈妈一起帮你做好吗?”孩子的妈妈偷偷地擦去眼泪,拾起刚才扔在地下的废纸,认真地和孩子一起叠起来。小杰一边叠着,一边还不时指点着我和他妈妈。家里紧张、气愤的空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融洽的亲情。

  这件事让我更深的知道:孩子的心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心里有很多的时候,比大人更明白,更清澈。有时我们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固执地认为他们不懂事,任性。其实,是我们大人无法理解他们的内心,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从没有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6、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老师,不是我做的》

教育笔记:老师,不是我做的

  “观察记录”这项工作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教育孩子工作中的好帮手,它帮助我们准确的把握班中每一个孩子的个别差异,例如孩子之间年龄有差异,性格有差异,行为习惯有差异等等。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作为老师用赞赏的目光去观察记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洋洋是我班年龄较小的男孩,性格外向,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小调皮”。今天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排好队准备入厕,这时我们班萌萌嘟囔着说:“老师,洋洋推我!”我走到他们面前说:“怎么了,洋洋?排好队,不准挤!”我看了一眼洋洋,洋洋马上低下了头,默认了刚才自己错误的行为。过了一会,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卫生间里走进了活动室,我照例到卫生间看看冲厕所的水龙头有没有关好。我走到小便池一看,里面不知是哪个小朋友把家长做的布艺小辣椒扔了进去,那可是家长辛辛苦苦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我把布艺小辣椒拿了出来用水清洗干净,凉在外面。我让孩子们看着我做的这一切,然后我走到孩子们面前,问:“是谁把小辣椒扔进去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洋洋!”于是,我马上把洋洋请到了我面前,可不知我怎么询问,洋洋就是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指认说是洋洋做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会不会平时孩子们总是告洋洋的状,然后孩子们习以为常把所有的“坏事”都推给洋洋”。我心里这么想着,于是我决定这件事先放在一边,我要留心观察一下。

  这几天我班的孩子对彩色的数块特别感兴趣,一到课后休息时间孩子们都会跑到彩色数块前,摆弄自己喜欢的数块。可是就是有些孩子不太爱惜数块,让数块随意的躺在活动室的角落里。我故意提高声音问:“是谁把彩色数块扔在地上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又异口同声的说:“是洋洋!”我想我不能再让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我召集了所有的孩子在我面前,我说:“刚才洋洋就在我面前玩橡皮泥,他没有玩彩色数块,怎么能把数块扔在地上呢?到底是谁呢?”这时冉冉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是我刚刚摆彩色数块,摆的太高了,倒在了地上,我是不小心的!”我摸了摸冉冉的头说:“孩子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可以了!”我趁着冉冉的话接着说:“小朋友们,这次数块是冉冉不小心做的,并不是洋洋。虽然有时洋洋是做错了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洋洋做的,我希望你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话都不可以乱说,没有亲眼看见,不能随便的冤枉了小朋友!”有的孩子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后我让孩子们向洋洋道了歉。

  孩子是敏感的,我想有时洋洋做错了事,我点名说他时,直接影响了他在其他小朋友心中的形象,导致了这件事的发生。通过这次事件,孩子们给我自己上了一节生动的教育课,它让我明白以后遇到事情不能盲目的当众点名批评孩子,而应该先观察,用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去处理还孩子的问题。

7、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谁来做妈妈》

  案例:

  今天中午餐后活动,有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玩“谁来做妈妈”的游戏。

  在这几个孩子中,韩梦是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孩子,她说话的语气和神情,平时喜欢主动帮助小朋友和老师做事,真像个小大人,让我感到她就像个小“妈妈”。

  几个孩子都想做妈妈,韩梦更急于想让大家选她做“妈妈”,她对其他的小朋友说:“谁想当妈妈,谁就当妈妈”,但是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想当“妈妈”,很显然,她的这个提议没有达到目的。出乎她的意料,其他几个小朋友都表达了自己做“妈妈”的愿望,看的出来韩梦没有想到别的小朋友也想做“妈妈”的想法。于是她马上改口说:“谁最喜欢做妈妈,谁就做妈妈”。也许她认为自己才是最喜欢做妈妈的出乎意料,其他小朋友都表达了自己喜欢做妈妈的愿望。于是韩梦马上提议,我说一则谜语,谁猜对了,谁就做妈妈。

  结果小朋友都猜对了。

  谁来做妈妈的争论还在继续,韩梦又想出了几个办法,结果最后谁也没做成,但是事实上,韩梦一直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她做了真正意义上的妈妈。

  分析:

  谁来做妈妈,这是一个孩子们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所有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商量的,

  韩梦想要当妈妈的目标非常明确,她让我看到了如何学习与人合作,韩梦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学习用了很多方法,来达成她的目标,在自主活动中尤其是区域活动中,教师该是细心地观察者,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认知水平。每个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学习到不同的东西。

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小班教养随笔:呕吐的背后》》:这是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小班教养随笔:呕吐的背后》,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应注意可贵的教育细节,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快乐的度过在幼儿园的每一天,供老师家长们参考。

《大班教师教育笔记3篇》:大班教师教育笔记第1篇小小餐巾纸每次幼儿用餐前,我总是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重持续桌面、地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残渣等放在桌子的边上。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

《幼儿园保育笔记200篇》:幼儿园保育笔记第1篇  小班保育笔记简短(1):  午睡室里的故事  每一天在组织孩子午睡时,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磨磨蹭蹭地好长时间也不躺到床上,安静下来。而已经躺在床上的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