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钠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2-23

这是钠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钠教学设计一等奖

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钠教学教案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教法建议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 与 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 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4)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紧接着可让学生讨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再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来验证。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的科学思想。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

  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这是元素化合物的第1个主族元素的学习,应采取从结构到性质至用途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主族元素的学习开好头。

  (2)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程序。

  (3)介绍第一节钠在全章内容中的重要性。

  2.练写碱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在书后的周期表中查出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指导学生掌握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变的规律。

  (2)熟练的写出碱金属的名称、符号及核电荷数。

  3.教师强调

  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钠的物理性质

  演示课本第28页[实验 2-1],请一位学生切割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并指导学生阅读钠的物理性质的课文(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提问]在空气中,新切的钠面上有什么变化?

  演示:课文第29页[实验 2一2]并补充钠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总结]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课文有关钠与氧气反应的内容,理解常温下“发暗”,“燃烧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等关键的现象的根本原因,以理解促进记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黄色火焰)

  (2)与硫等非金属反应

  [提问]根据钠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钠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推知钠与氯气、硫等反应,指出钠与硫粉研磨,会发生爆炸,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研磨易爆炸)

  (剧烈燃烧)

  (3)与水的反应

  演示课本第29页[实验 2-3]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钠在水中变化的情况。

  演示[实验2-3],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在一U形管中加入少量水后滴加1滴酚酞再加入一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投影于屏幕上,可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浮”(钠浮在水面上),“熔”(熔为小球),“游”(迅速游动),“红”(酚酞水溶液变红)

  [演示2-4],重点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引导学生观察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讨论]

  ①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水的组成,得到的结论是钠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氢气和氢氧化

  钠。

  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钠浮在水面上的原因(钠的密度比水小),解释钠与水反应时,为什么熔成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解释钠熔成小球后为什么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解释滴有酚酞的水为什么变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

  ③由此得出保存钠的方法:隔水、隔空气,而保存在煤油中(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溶于煤油)。

  6.通过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说明钠的主要用途,以帮助学生改进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实现结构→性质→用途相互渗透。

  (四)总结、扩展

  1.总结

  钠-教学教案

  钠是主要的活泼金属元素,它亦为碱金属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通过学习钠的结构和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通过有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2.扩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钠可作为主要的工业原料,除课本介绍的用钠制高压钠灯、与金属钾制成金属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制贵重金属外可补充制成钠的氢化物—氢化钠,并介绍它的结构特点及在现代工业和科技方面的用途。

  八.布置作业

  1.思考题

  (1)钠能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吗?

  (2)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如欲满足钠离子与水的个数之比为1:100,则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书面作业

  (1)课本第31页的有关练习。

  (2)补充

  ①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投入 溶液:

  B. 与盐酸反应: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D. 溶液与少量 溶液反应:

  ②欲使100克9.32%的 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往溶液中加入钠的质量是 克。

  ③用钠冶炼钛的氯化物 时,反应过程中当 的化合价降低二价时,就有24克的 单质生成,则 的值为 。

  参考答案

  1.思考题

  (1)不能。因为 会与水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 和 ,反应方程式为:

  (2)

  (3)补充:①AC ②6.9克 ③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钠

  一、钠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1价

  二、钠的物理性质(见课本第28页)

  三、钠的化学性质

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钠的存在形式及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通过介绍钠的用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钠的用途,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通过介绍钠的冶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认识钠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总结。

  教法和学法:采用实验贯穿课堂,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掌握并记住金属钠的性质。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教学过程:【导课】介绍生活中钠的化合物的用途,展示一系列含钠的生活图片,引出这节课所学的金属钠。

  【教师活动】演示一个小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用刀片切小片钠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老师所做的实验,思考【教师活动】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出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后逐渐变暗。 【教师活动】将学生的结论书写在黑板上,接着问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提问几个学生,并将结论书写黑板,透彻的讲述这些问题【教师活动】总结上述内容过度到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向一个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取一小块金属钠(约为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液体,并用小刀切去其表面的氧化物薄膜,切下的薄膜仍放回原试剂瓶中,然后把吸干煤油的钠放入小烧杯中,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并思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实验,提问

  【学生活动】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活动】纠正学生错误,书写正确

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一、 教学目的:

高中化学《钠》优秀教案

  1.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三、 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五、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 第二章 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 第一节 钠

  (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硬度 熔点 密度 导电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

  [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体)

  [思考]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观察现象是否同上。

  (学生实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融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2O2)。

  2Na+O2=△=== Na2O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条件,分析比较Na2O与Na2O2的稳定性。

  (结论)Na2O2比Na2O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O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O====2NaO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

  1.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金属钠,能够简要说出钠的物理性质.

  (2)通过分组实验,能够准确无误的阐述钠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3)通过分

  析金属钠的结构,能够推测其性质.

  (4)通过举例,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钠的有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

  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仪器及药品: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酒精灯、钠、蒸馏水、酚酞试液、煤油。

  【课堂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广州日报大洋网----《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20xx-7-9):

  【教学过渡】本堂课我们就要通过我们的探究过程来学习钠的性质,从而解开老师的小魔术,为什么能够“滴水生火”。

  【探究活动1】学生观察金属钠的保存,并完成实验1:金属钠的切割实验。

  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取用和切割金属钠,并注意切割过程中截面的颜色变化。

  【教师】设问:如何取钠?取出来之后呢?能把取来的钠整块用于实验吗?

  【学生】回答:镊子;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不能,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

  总结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

  【教师】为什么钠放在空气中会变暗呢?由银白色变暗肯定是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什么物质呢?

  【学生】我们刚才把钠放在空气中,钠的表面变暗就是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板书一】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

  【探究活动2】Na与H2O反应实验探究

  【教师】请同学按照刚才的钠的取用过程,切一块绿豆大小金属钠投入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猜想可能有什么物质生成?设计方案加以验证。

  【学生】先猜想可能的产物:猜想一:有H2或O2生成?猜想二:有NaOH生成?验证方案:H2观察有没有爆鸣声;O2用带火星的木条;NaOH用酚酞。 完成实验2:Na与H2O的反应实验并观察现象,完成表格。

  【教师】ppt上完成这个表格,和学生所填写内容校对。

  那么通过这个实验能不能得出钠的更完善的物理性质吗?

  【学生】补充钠的物理性质:密度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板书二】

  一、钠的物理性质

  密度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2NaOH + H2↑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学以致用】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其原理就是用铁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活泼金属能够把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Na能置换出CuSO4中的Cu吗?并完成演示实验。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得出结论。

  2Na+2H2O==2NaOH+H2 ↑

  CuSO4+2NaOH==Na2SO4+Cu(OH)2↓

  结论: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不能置换盐中的金属,因为钠先与水反应。

  【教师】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那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极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也就是说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钠除了能和水反应外,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在我们专题二中氯气与什么反应了呢?

  【学生】与非金属反应:2Na+Cl2 = 2NaCl

  【教师】除了氯气外,钠还能与硫反应,2Na + S = Na2S。还有其它的非金属吗?刚才切割钠的时候钠的颜色变化是和什么反应了呢?

  【学生】被氧气缓慢氧化。4Na + O2 = 2Na2O

  【教师】和氧气缓慢反应是生成了氧化钠,现在老师在点燃的条件下看看钠和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没有什么变化?完成钠的燃烧实验。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成黄色物质。2Na + O2 = Na2O2

  【教师】钠除了这些化学性质外,作为金属还能与酸反应,与熔融盐反应。

  【板书三】二、钠的化学性质

  2.与非金属的反应

  2Na+Cl2 = 2NaCl

  2Na + S = Na2S

  常温:4Na + O2 = 2Na2O

  点燃:4Na + O2 = 2Na2O

  3.钠与酸的反应

  2Na + 2HCl = 2NaCl + H2↑

  4.钠与熔融盐的反应

  4Na+TiCl4==Ti+4NaCl

  【教师】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单质)和化合态(化合物),请同学们思

  考一下,钠在自然界中会以什么形态存在呢?我们工业上如何制取金属钠?

  【学生】以化合态存在,因为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制备金属钠。

  【板书四】三、钠的存在形态及制取

  化合态;制备:2NaCl==2Na+Cl2 ↑

  四、钠的用途

  【图片】归纳钠的用途:1.钠和钾组成的合金在常温时是液体,用于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作热交换液体。

  2.高压钠灯现在已经大量应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蒸气的黄光透雾力强,由于它不降低照明水平而又能减少能源消耗,所以有取代高压汞灯的趋势。

  3.金属钠能从钛、锆、铌、钽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把它们置换出来

  4.钠还用于制造过氧化钠等化合物。

  【小结】总结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板书设计

  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2NaOH + H2↑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2.与非金属的反应

  2Na+Cl2 = 2NaCl 2Na + S = Na2S

  常温:4Na + O2 = 2Na2O 点燃:4Na + O2 = 2Na2O

  3.钠与酸的反应

  2Na + 2HCl = 2NaCl + H2↑

  4.钠与熔融盐的反应

  4Na+TiCl4==Ti+4NaCl

  三、钠的存在形态及制取

  化合态;制备:2NaCl==2Na+Cl2 ↑

  四、钠的'用途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