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美术教案

我们的校园绘画教案

日期:2022-01-03

这是我们的校园绘画教案,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我们的校园绘画教案

我们的校园绘画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通过校服的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把握大体比例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服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人体模特图投影片及与之配套的数套服装图复合投影片。

  学生学具:搜集若干服装设计效果图、照片等图片参考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或彩纸,剪刀,胶水等。

  一、导入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大家想不想使我们的校园变的更加美丽多彩呢?那么让我们献出智慧与热情,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吧

  1、 学生讨论“如何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这课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请数名已准备好的学生“模特”进入教室进行服装表演。

  3、师生讨论:购买服装时如何进行选择?

  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学生回答:颜色比较鲜艳的、宽松休闲的、适合运动的。有的喜欢颜色比较素淡的、比较合身的衣裙等等。

  学生装的特点:宽松休闲、适合运动,颜色搭配适中。

  二、新授

  1、欣赏服装设计作品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服装设计作品,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1)、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从整体入手,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的把握服装的廓形,要与人的职业、身份相实用。

  (2)、服装的色彩设计:服装的色彩要与人的肤色、发色成对比或调和的关系,也要考虑到人的职业、身份相适应。常用的搭配方法有同种色组合、类似色组合、对比色组合。

  2、引导学生进行校服设计练习。(请同学们试试看)

  ⑴、用铅笔设计草稿、用水彩笔着色完成。线条应简练概括,涂色不必过于均匀,只做标示性涂绘,体现生动的效果。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出人体的大体轮廓,用碎布头或彩纸剪贴服装。

  ⑶、要求每位同学任选一种方式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放轻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三、评讲作业

  结合学生作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评价,找出优点、缺点,好在那里,缺点如何进行改正会更好,教师总结评价。

  四、课后拓展

  ⑴、 评选出最优秀的校服作业,向学校推荐,争取用于今后本校校服设计制作的备选方案。

  ⑵、 留心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身份人的不同着装,分析其优缺点和需改进之处。运用所学知识在父母、亲友购买和定做服装时,尝试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⑶、 举办校服设计作业展览、交流、评议活动。

  ⑷、 根据优秀的设计稿,利用报纸、布料、包装纸等材料制成服装,用围巾、帽子、树叶、花瓣作为饰物,进行时装表演。

  札记:本课通过校服的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服装设计过程中把握大体比例。

我们的校园绘画教案第 2 篇

 一、学生基础

  “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它是在学生对新教材内容有了一定认知,如:20以内的加法知识,几和第几等知识后进行的综合活动课,其中渗透统计思想。

  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另外,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数据整理,看简单的统计图,为今后学习统计打基础。

  三、教学要求

  ①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②让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数据整理,看简单的统计图。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

  1、课件播放学校全景。

  2、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我们的学校。

  师:猜对了,这就是我们的校园,也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场所。课间或活动课时,校园可热闹了,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活动里面还有一些数学问题呢。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再次走进美丽的校园,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活动中的一个个问题,看谁最棒了,好吗?(板书:我们的校园)

  (二)课件展示“我们的校园”活动

  课件播出大操场上有人在跳绳,做游戏,跑步,出板报,练武活动。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1: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2:踢球的有多少人?

  生3:跑步的有多少人?

  生4:他们分别是第几名?

  生5:出黑板报的有几人?练武的有几人?

  ………

  小组交流汇报:

  ①、20以内加减法知识

  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各项活动的总人数,对于有道理的都予以肯定。如结合“踢球有多少人?”可以有多种方法:

  生1:从图上看到守门的有1人,踢球的有的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2:黄队有7人,蓝队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7+8=15(人)

  生3:戴帽子的队员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②、几和第几的知识

  师:刚才有小朋友提出跑步的分别是第几名?小朋友们就来当一回裁判,老师指着哪一位小运动员,你们就举起手中“第几”的卡片来说说他们的名次。

  (三)尝试统计

  按学生对活动的喜好将学生分成五组。

  每小组统计所学活动的人数,用笑脸图片表示,最后每一组把笑脸图贴到教师出示的大统计图上。

  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

  师:根据表中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可能会出现:

  生1: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少?哪项最多?

  生2:踢球的比跳绳的多几人?

  生3:练武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

  (学生集体回答)

  师:想一想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可采用同桌互问互答,一人问全班答等形式。

  (四)练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校园美丽吗?

  生:美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校园里有许多花,许多树。

  师:说的很好,其实这些花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老师这儿就有一朵,课件显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叶子上的两个数加起来正好等于花中心的这个数:6+7=13。

  师:真聪明,请你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中把叶子和花用线连接起来,使叶子上的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花中心的这个数。

  课件出示:

  学生反馈结果,课件演示正确答案。

  (五)课后延伸,升华提高。

  通过这节课,小朋友不但会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还制作了一张漂亮的统计图,课后我们可以统计一下我们班小朋友的课外活动情况。

我们的校园绘画教案第 3 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运用美术的知识,对校园建设的理念、校园环境的改造等问题进行探究,提高艺术审美观与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学习对信息的归纳、统计、整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新理念。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学生会对设计的新理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难点:设计稿的绘制与模型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前布置的任务

  1、分组实地考察我们的学校,有条件可以进行数码摄影,思考:我们学校的环境建设哪方面比较成功,哪方面需要改进?

  2、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教师也需准备一些我们学校校园环境图片,当学生交流无图片时,可直观展示。

  (二)学习设计新理念

  1、展示、欣赏一组国内外优秀校园环境图片,吸引学生对学校环境设计这一主题的关注,同时提高设计理念。

  2、教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几个设计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展开讨论,使学生对学校环境设计知识有所掌握,提高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讨论改造方案

  1、确定改造主题。

  2、组内讨论改造方案。

  3、全班交流,改进方案。

  (四)绘制方案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组员的美术能力,选择绘制平面图或立体图或制作模型等。

  (五)交流、展示、评价。

  1、表扬出色的小组。

  2、展示优秀作业。

  3、学生自评、互评。

  (六)课堂延伸

  可以将好的方案提供给校方,根据学校基建需要及实际情况采用部分方案,并进行公示和表彰,提高学生的成功感。

我们的校园绘画教案第 4 篇

教学目标

  1、 能用含未知数X的等式解乘、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2、 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数学信息,并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有条理思考的能力。

  4、 通过多种解法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有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找准等量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等式解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用旧知识迁移,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

  教学设计

  一、 课前寻找数学信息

  春天来了,桃花鲜艳,柳条嫩绿,松柏也披上了绿装,我们的校

  园变地更美丽了。老师想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到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寻找数学信息。

  教师建议:

  1、组长分派任务分工合作,记录个人查到的数据。

  2、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交流信息,每人记录一份。

  3、分析、处理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 课中自主探索、交流

  1、 交流、汇报数学信息及提出的数学问题。

  2、 教师提议:操场是我们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地方,我们解决关于操场的数学问题好吗?(学生叙述题,教师板书。)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谁就是今天的智多星。

  A、 学生自主探索,完成轻声说说思路。

  B、 组内交流。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有序发言,其它同学倾听。

  C、 汇报解法及思路,其它同学提问或评价。

  D、 总结用含未知数等式解题的方法步骤,及解题关键。(找准等量关系,把数据和数量对号入座)

  3、 春天树木是我们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来解决于树木的问题。(学生叙述关于倍数的题,师板书)

  A、 估一估松树大约有多少棵?

  B、 用刚学到方法解决,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C、 谁能当小老师到前边为大家讲解,同学倾听提问。

  4、 开拓思维。

  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各班买了一个书架。我校有17个班,每个书架320元。学校共花了多少钱?你能用含未知数式来解决吗?有几种方法?

  5、 小结。今天大家通过收集数学信息,分析信息,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并用大家的智慧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更深地了解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三、 课后延伸

  老师想让大家写一篇数学日记,你想写什么?能先透露一下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 教学回顾

  1、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界。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校园是同学们特别熟悉的环境,但学生从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去了解校园。通过这次收集数学信息,学生不但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而且更加了解自已所生活和学习的校园,发现校园内有那么多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显得特别积极活跃。

  2、 教师要退出来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络。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及程序时就应尽力做到:如何让新知识不新,如何能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不要低估学生。本节内容学生只要把乘除法各部分关系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知识综合应用,就能独立学习,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效果特别好,而且在老师的激励和鼓舞下学生竞能用三种解法解一个问题,学生能互相评价,共同提高,让我这个老师感到决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天赋和能力。

  3、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能溶入一些有趣的小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在汇报时让学生有一种观念,是在向同学们汇报,不是在向老师汇报;别的同学给自己提意见,只要接受就应该说声“谢谢”。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