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利率教案

日期:2022-01-09

这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利率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利率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利率教案第 1 篇

  教学内容:

  教材有关税率的肉容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率”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税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纳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纳税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因此,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你都知道哪些税收的种类?

  (个人所得科、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2、税款我多少与哪些条件有关?

  (不同种类的税,征收的标准一定不一样,也就是不同税种的税率是不同的,所以税款的多少与税率有关;税款的多少除了与税率有关,还应该跟收入的多少有关。)

  3、说明: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讨论:应纳税额、税率和相应的收入这三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教材第10页例3

  5、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列式为:30×5%=1.5(万元)

  学生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

  三、课堂巩固

  教材第10页“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 在生活 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税率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第四课时 利率

  教学内容

  教材有关利率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率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3、体会储蓄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积累于储蓄的常识和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利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亲每月领到的工资,或卖牛卖猪得到较多的一笔钱时,爸妈应该把这一笔钱放在哪里呢?

  一、学生交流,教师引入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安全,还可以获得利息。

  2、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一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钱存入银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与“利息”相关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提问:同学们觉得利息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交流)

  2、说明:a、我们把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况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b、我们把一年或一个月或一天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存期不同,利率一般也是不同的。

  3、谁还知道有关储蓄的更多知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储蓄的种类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为三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样;活期的利率最低,但随时用钱随时取,比较方便。)

  4、利息怎么计算呢?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说明: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也会有所调整。引导学生观察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

  5、教材第11页例4

  学生观察利率表后,提问:同学们能运用所掌握的利率的相关知识帮助王奶奶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讲解合理,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巩固

  四、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李老师买了4000元的国债,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81%。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钱?

  2、为了给小东准备两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10000元存入银行,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存期 年利率

  一年 4.14%

  二年 4.77%

六年级下册数学利率教案第 2 篇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属于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教材中先说明储蓄的意义,再结合实例存1000元,一年以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0元钱,而且还能得到银行多付给的一部分钱,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

  学情分析

  对于储蓄和利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亲身的体验,但对于利息的计算方法比较模糊,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本金、利率、时间和利息的关系,有关储蓄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只要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就行了。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爱惜财务、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什么是利息税。

  2、能正确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页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活动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2.7%)。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1000×2.7%×2=54(元)1000×2.7%×2=54(元)

  54×20%=10.8(元)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2年,到期利息54元,应缴纳利息税54×20%=10.8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43.2元。

  4、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活动三、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三第6、7、9题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

  活动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1000×2.7%×2=54(元)1000×2.7%×2=54(元)

  54×20%=10.8(元)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利率教案第 3 篇

利率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开一个关于利率的发布会。

师:我们开一个关于利率的发布会。在调查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

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感知利息。

师:近年来,我们柳河县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思路,以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很多人家里都有了暂时不用的钱,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这些钱的吗?

生:存入银行......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那储蓄有什么好处呢?

生:放在银行比较安全;可以得到利息。

师: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板书:利息)

小结:人们把钱存入到银行,国家可以把这部分暂时不用的钱通过多种方式投入到现代建议中去,这样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对国家有利,也使的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有利息,也可增加一些收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储蓄利国利民。

学生对于国家如何处理人民存入银行的钱,还有银行付给储户利息会不会亏本这些问题,搞不清楚。教师在这里向学生作一些解释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2、存款的方式。

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也在变化。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我们把钱存入银行,银行给我们一个什么凭证,证明你把钱存入了银行呢?

这些存单不仅能证明了我们把钱存入银行,还可以自由存款和取款。

这是老师的一张存款单(课件出示存款单,钱数:1000元、时间:一年、方式:定期),你能从这张存单上得到哪些信息,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

学生一般都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储蓄,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存单,所以这里老师把自己的存单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观察讨论。

我们先来交流一下你能理解的信息。

生:我知道老师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存的款。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银行吗?(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

生:我还知道老师存款的方式是定期存款。

什么是定期存款的存款方式?那你知道存款的其他方式吗?

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活两便、活期存款等

生:我知道老师存的是一千元人民币。

师:银行还办理外币储蓄。

3、认识本金、利息、利率;明白利息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前的自学,你知道这一千元就叫……?

对,我们把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生:我还看到利率是百分之二点二五。

你知道什么叫利率吗?

利息/本金=利率(老师板书)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张利率表,大家看看。同桌之间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关于利率,你们还知道什么?

………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你们能帮老师算算到期后老师可以得到多少利息?该如何计算呢?

生:“利息/本金=利率”。我还知道:利息=本金×利率。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怎么样计算利息了,大家就来帮助老师计算一下,一年后我能得到多少利息?

师:如果我要存定期二年能得到多少利息,该如何计算?引起学生的知识需求,产生探究欲望。

学生可能出现下面三个算式:

1)2000×2.25%×2 2)2000×2.70%×2  3)2000×2.70%

比较三个算式:

1)2.25%是一年的年利率,2.70%是定期二年的年利率

2)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定期二年得到的利息等于本金乘二年期的利率。

生2:利率是“年”利率,利息的多少还与时间的长短有关,应该再乘时间。

师把公式填写完整: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板书:×时间)

小结:存款选择的时间不同,利率也不同。计算时一定要选择与存款时间相对应的利率。

4、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我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我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利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课件出示,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要扣除利息所得税,要扣除20%的利息所得税。

师:那老师到期后能得到多少税后利息呢?

学生计算后小组交流,生列式计算,允许用计算器。

然后归纳公式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板书)

教师及时向学生进行要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关于税后利息的计算最好还是建议学生用分步列式计算,先求出税前利息,再求出应纳税额,最后再求税后利息,这样有利于学困生掌握,而且还利于学生弄清每步求的是什么,同时在遇到求应纳税额时,学生才不会混淆。

小结:在计算时,要看清求的是利息还是税后利息,再灵活计算。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基本应用:

(1)、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一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一年的利率是2.2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1000×2.25%×1=22.50(元) 1000×2.25%×1=22.50(元)

22.50×20%=4.50(元) 1000+22.50×(1-20%)

1000+22.50-4.50=1018(元) =1018(元)

答:一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18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1年,到期利息22.50元,应缴纳利息税22.50×20%=4.50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18元。

(2)、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下面是张叔叔到银行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凭证。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

四人小组互相检查对方的计算是否正确。选一到二位同学(实物投影交流)

这里既是一种实践应用,也是对学生课前作业的照应,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又使学生通过解答,达到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102页第6、7题,学生尝试计算后,交流。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

2、综合应用

(1)、王大爷在2009年1月1日把10000元定期存款二年,可是在2010年8月1日,急需用钱,你帮王大爷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让学生明白,如果定期存款中途取时,只能按活期算

生:可以先向别人借钱,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

生:可以用存折作抵压,从银行贷款,然后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

这里是本课的高潮所在,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存入问题银行,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利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六年级下册数学利率教案第 4 篇

一、教学内容:第1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 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三、课时计划:1课时

四、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六、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有效训练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课明标

1、复习

(1)10万元的5%是多少? (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 (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2、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刚过完年你们有很多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是怎么处理的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了解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二、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375元钱。

三、训练达标

1、第11页做一做

2、2012年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3、李阳的爸爸将一笔款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4.75%,到期时得到的利息是5700元,李阳的爸爸当初存入的是多少钱?

4、乐乐把5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80%捐给“希望工程”。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四、小结提升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布置作业:第14页的第9题 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

5000+5000×3.75%×2

=5000+375 =5375(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钱。 教学反思: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